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易损期持续达标,小干扰RNA助力PCI患者术后血脂管理

2024-09-12作者:Kangn资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血脂管理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的重要措施,其中LDL-C是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1]。然而,目前血脂的长期管理策略仍需进一步完善,以避免患者术后梗死再发。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廖江铨医师为我们分享1例PCI术后通过优化管理策略改善血脂水平的案例,并让我们跟随中日友好医院邵明晶教授对病例的点评,挖掘小干扰RNA在PCI术后患者血脂管理中的应用潜力,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提供启示。


专家简介
image.png
 

廖江铨 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心内科,主治医师

  • 担任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BLS导师

  • 获中日友好医院青年医师岗位技能大赛一等奖

  •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青年委员

  • 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 参与首都科技发展项目、多项横向临床研究课题等

  • 主要研究领域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表型以及中西医优化诊疗探索

  • 发表论文54篇

  • 以讲者身份参加“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亚洲心脏大会”等心血管重要会议

  • 参编《宗中汇西临证实录》、《经方验治百案》、《现代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病例分享


演示文稿1_01(2).jpg

廖江铨医师病例分享视频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0岁。


主诉:间断胸痛 1年余,加重1月余。


简要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饭后胸闷、胸痛症状,疼痛位于胸骨后,伴后背部疼痛,持续10余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近1月发作频繁,遂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2型糖尿病1年、高脂血症3年均未规律服用药物治疗。


个人史:吸烟史30余年,平均每日吸烟20根;饮酒史30余年,平均每日饮白酒3两。


家族史:父亲冠心病史。

辅助检查

(1)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增厚,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升主动脉增宽。


(2)心肌标志物:心梗四项正常。


(3)血生化:TC 6.75 mmol/L,LDL-C 4.67 mmol/L,GLU 10.27 mmol/L   HbA1C 10.3%,肝肾功能正常。


初步诊断:1、不稳定型心绞痛,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4、2型糖尿病,5、高脂血症。


治疗经过

第一次冠脉造影:LAD近段至中段钙化、狭窄50%-70%,D1开口狭窄90%,D2开口狭窄80%,中远段弥漫长病变,狭窄80%-95%,TIMI血流2-3级。


image.png


第一次介入治疗LCX开口狭窄50%,近段狭窄80%-90%,远段狭窄80%, OM1开口狭窄70%,OM2近段狭窄90%,TIMI血流3级。于OM2近段病变处使用药物球囊进行扩张,LCX远段病变处置入支架一枚;于LCX近段至远段病变处置入支架一枚。


image.png


第一次术后药物方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阿托伐他汀20 mg qn;依洛尤单抗注射液140 mg q2w;依折麦布10 mg qd;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二甲双胍1 g bid;恩格列净10 mg qd;沙格列汀5 mg qd。


术后患者诉胸闷胸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但仍有间断发作,考虑与右冠状动脉相关。查血脂:TC 1.91 mmol/L,LDL-C 0.86 mmol/L;血糖:GLU 4.13 mmol/L,HbA1C 7.0%,择期行右冠脉介入治疗。


第二次冠脉造影、介入治疗:RCA近中段狭窄70%-90%,PL近中段狭窄80%-90%,TIMI血流3级。于RCA中远段至近中段病变处自远及近串联置入支架两枚,于PL近段病变处置入支架一枚,于PL中段病变处使用药物球囊进行扩张。


image.png


第二次术后药物方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阿托伐他汀20 mg qn;依洛尤单抗注射液140 mg q2w;依折麦布10 mg qd;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二甲双胍1 g bid;恩格列净10 mg qd;沙格列汀5 mg qd。


患者术后1月偶感胸闷、胸痛症状,查血脂:TC 3.42 mmol/L,LDL-C 1.88 mmol/L;血糖:GLU 10.54 mmol/L,HbA1C 7.4%。计划复查冠脉造影。


第三次复查冠脉造影:

(1)LAD近段至中段钙化、狭窄50%-70%,D1开口狭窄90%,近段已完全闭塞,可见侧支循环,D2开口狭窄80%,中远段弥漫长病变,狭窄80%-95%,TIMI血流2-3级,LCX开口狭窄50%,近远段原支架未见狭窄, OM1开口狭窄70%,OM2近段狭窄90%,TIMI血流3级。


image.png


(2)RCA近中及PL近段支架未见狭窄,PL中段病变处未见狭窄,远段狭窄较前无加重,后降支开口完全闭塞,可见前降支远段为其提供侧支循环。


image.png


第三次术后药物方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阿托伐他汀20 mg qn;英克司兰284 mg皮下注射;依折麦布10 mg qd;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 qd;二甲双胍1 g bid;恩格列净10 mg qd;司美格鲁肽0.5 mg qw。


3月后复查血脂:TC 1.21 mmol/L,LDL-C 0.97 mmol/L。



专家简介


image.png
 邵明晶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教育办公室副主任

  • 史载祥全国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 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项目、中日友好医院菁英计划骨干人才

  •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介入学组青年委员


病例点评


本案例的患者为50岁男性,因“胸痛胸闷”就诊。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且生活习惯不良,有吸烟、饮酒史,是ASCVD超高危患者。在进行2次PCI术后,胸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治疗此类ASCVD超高危患者,降脂是重中之重,特别是PCI术后的前三个月“易损期”更应重视血脂管理。有研究报道,ASCVD患者PCI后3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达20%,其中超过60%发生在第一年[2]。因此,高效降脂,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是ASCVD患者术后管理的重要目标。


本案例患者在PCI术后使用阿伐他汀+PCSK9单抗(依洛尤单抗)后血脂改善显著(TC 1.91 mmol/L,LDL-C 0.86 mmol/L),然而在第二次复查时血脂回升(TC 3.42 mmol/L,LDL-C 1.88 mmol/L)。本案例中使用的依洛尤单抗需每2周注射1次,注射频率相对频繁,不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因此,调整患者降脂方案,改用英克司兰替换依洛尤单抗,用药三个月后复查,患者血脂水平显著降低(TC 1.21 mmol/L,LDL-C 0.97 mmol/L)。


英克司兰是一种长效降脂药物,首次给药后,在3个月后再次给药,随后每半年给药1次(284 mg 皮下注射)[3],这种长效便捷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此外,与常规PCSK9单抗不同的是,英克司兰属于小干扰RNA(siRNA)降脂药物,主要在肝细胞内发挥作用,理论上受到血浆抗药物抗体(ADA)的影响更小[4,5]。这可能是本次病例患者改用英克司兰后,实现LDL-C降低的重要原因。


通过本次的病例,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PCI术后血脂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术后三个月的“易损期”血脂管理。此外,在案例中我们也认识了新型降脂药物英克司兰,其长效显著的降脂效果或可为ASCVD患者长期血脂管理提供新的药物选择。相信随着英克司兰应用的推广,将会帮助更多ASCVD患者实现血脂平稳、持续地达标。


参考文献:


1. Chen S, Huang S, Shau W Y, et al.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9, 19(1): 1-13.

2. Stone GW,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Jan 20;364(3):226-35.

3. Nihar Desai. The Adherence and LDL-C Lowering Effect of Inclisiran Among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at Outpatient Clinics. AHA 2023.

4. Scherer N,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7 Jul;57(7):846-854.

5. Weng Y, et al. Biotechnol Adv. 2019; 37(5): 801-825.8.

6. Ray KK,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16): 1507-1519.

7. Raal FJ,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2(16): 1520-1530.

8. Wright RS,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9): 1182-1193.

9. Ray KK,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11(2): 109-119.


审批码LEQ0030750-73049,有效期为2024-09-12至2025-09-11,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