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儒亮时评】药价虚高的处罚,更虚。药价变虚为实,又到了立法出手才能改变的关键时刻了。我们共同呼吁。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1-04-14
财政部12日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依据会计法,对财政部有关监管局检查的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公告显示,被处罚的19家医药企业存在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体外使用,虚构业务事项或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账簿设置不规范等违规行为。
一直以来,看病贵广受诟病。新一轮医改从2009年启动以来,也一直致力于啃下“看病贵”这块“硬骨头”。药价虚高是造成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药价虚高到底“虚”到什么程度呢?几年前,媒体曾曝光一种名为“芦笋片”的药品,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缩影。芦笋片出厂价为15.5元,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后,最终以213元的价格卖给患者。价格涨了十几倍,其利润实在惊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大力整治药价虚高问题。从医保目录谈判、竞价准入到集中带量采购,从整顿医药代表到修订出台《药品管理法》,对网售处方药全面放开等。这些对于降低药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此次19家医药企业被查处,可见要把高药价的虚火降下来难度之大,实非一日之功。哪怕降药价的政策意图明显,对带金销售打击力度很大,可是时至今日,仍有企业敢于铤而走险。
药价虚高为何久治难愈?其关键就在于,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生态链,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建立新的秩序总是很难的。只有进行全链条、全流程改革,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才能挤掉药价里的水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一方面要通过药价改革清理流通环节,挤出药价水分。对于违规行为重拳打击,保证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医疗改革,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以补偿药品环节中的合理收入,从源头上治理以药养医。
此次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的联合检查,大力打击医药企业带金销售、哄抬药价等违规行为,对违规的医药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也释放出将加强财会监督的信号。这也是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来遏制虚高药价的有力举措。只有监督到位,措施得力,方能提高违规成本,让药企不敢乱来。
不可忽视的一个小细节是,此次处罚的金额为3万元、5万元不等,已经是现行会计法规定下的顶格处罚,可相对于涉案金额却是九牛一毛。例如,此次被处罚的企业中,江苏万邦医药营销有限公司2018年支付个人代理商销售推广费用,凭证后附部分发票由与该公司无实质业务往来的第三方公司开具,涉及金额1.4亿元。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咨询费、市场推广费名义向医药推广公司支付资金,再由医药推广公司转付给该公司的代理商,涉及金额5122.39万元。可见,要有力遏制高药价,后续还得从法治上发力,为医疗改革提供更强保障。
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让看病不贵不难,事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一粒药”检验医改成效,增添改革成色。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谭敏 记者 李波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胡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