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季加孚委员:完善心理治疗人员资质认定和考核制度

2021-03-05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资讯非原创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仍面临巨大挑战。


2020年新冠肺炎情席卷全球,精神心理问题作为疫情的次生灾害,对疫后的人民健康、国家治理和经济恢复造成重大影响。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在疫情的影响下日渐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指出,目前,我国心理治疗师培养和考核制度主要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尚未建立规范化心理治疗临床实践和培训体系,缺乏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和资质认定等问题。


目前国内还没有具有相关资质的心理治疗师培训机构,综合大学的心理系也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培训心理治疗师的全部课程,尤其是不能为学员提供临床实践基地,因此其培养的目标更多倾向于为正常人群服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


建议

应对心理治疗师实施资质认定,完善考核制度。准入资质应以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等相关专业为主,具备对精神心理相关障碍的初步了解、判断与鉴别能力。


应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委员会,委托专门机构对心理治疗人员进行执业资格考试,可以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建立心理治疗师的执业考试制度。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规范心理治疗临床实践和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医院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衔接,加强培训过程管理,注重培养临床诊疗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水平,使相关专业人员取得心理治疗师资格后,能够进入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人员管理,建立职称评定体系。建议拥有执业资格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需在医疗机构注册并接受统一管理,而仅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则需在相关心理咨询机构注册后方可执业。


心理治疗作为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系统里的定位需要重新考虑,建议参考医师职称体系建立心理治疗师的职称体系,使心理治疗领域的医教研相结合,心理治疗人员同时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来源:北京日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