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刘锡梅教授
“我这一生在产科工作四十多年,整天忙忙碌碌,接生的孩子用万计数。在山医(注: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给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上课,在临床工作中培养的学生全国各地都有。现在快70岁了还很忙很快乐,如果再选择还要选产科。”
——刘锡梅,写于2019年7月14日
干一行,爱一行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上大学”犹如救命稻草般,点燃了每一位渴望改变命运的知识青年心中的焰火。1973年,时年24岁的刘锡梅便牢牢地抓住了那次珍贵的机会,从原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考入了潍坊医学院。“那年是考试和推荐相结合,不是光靠推荐的。不分专业,考分够了就上学了,(我)愿意学医,去了潍坊医学院。当时学制短,3年半,毕业以后就来齐鲁医院妇产科工作,到现在40多年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刘锡梅教授依然难掩内心的不平静,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谈到山东的妇产科“圈子”,刘锡梅教授赞不绝口,自豪感溢于言表。“山东医学院妇产科很厉害,在全国的名次也比较靠前,在苏应宽、江森等老前辈的带领下,临床、教学、科研都比较好,老一辈们传帮带年轻一辈的,风气很好。特别是我们医院的老主任江森教授,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提起山东的妇产科专家就没人不知道他,主编了很多妇产科方面的书籍,比如《妇科手术学》、《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等。那时候全国性的宫颈癌学习班就是在我们医院办的,各种妇产科手术如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腹膜外剖宫产术等等,起步比较早,在全国名列前茅。”
虽然现在从事的主要方向是产科,但刘锡梅教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妇产科的“多面手”。“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妇产科什么(病)都看,常见的也是肿瘤比较多,像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我在妇科、产科还有计划生育科都待过。还去援外,到坦桑尼亚工作两年。后来,妇产科要分专业,那时候老师们都比较喜欢我,愿意让我上产科,我就去了。”这一分科就坚持了几十年,勤勤恳恳,自得其乐。直到现在退休返聘回医院,每周十多台手术依然是刘锡梅教授的工作常态,而此次采访也一度因突发的手术日程而不得不暂停、延迟。
说说产科的“不一样”
四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不仅让她完成了从“小白”到“老手”的自我成长与蜕变,也让她见证了与国家政策调整、医学技术进步休戚相关的产科学发展变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产科和以前有点不一样,第一个就是剖宫产率。原来(产妇)自己生的比较多,剖宫产率大概在11%~12%,到90年代末期增长到20%,后来一度高涨,但最近又有点下降。”剖宫产率曲线的波动恰好与国家计划生育、全面开放二胎等政策的施行一一对应起来,“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能剖宫产做的太多,我们这里相对来说(剖宫产)适应证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因为一些社会因素或者其他因素,比如独生子女时期初产妇比较多,而初产妇一是不好生,二是害怕分娩过程中有什么意外,就选择剖宫产了;再比如现在孩子比较大、高龄产妇多,担心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窒息,也会选择剖宫产。这两年放开二胎,经产妇又多了,没什么特殊情况都倾向于顺产,所以剖宫产率又下来了。”
刘锡梅教授提到,产科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现在围生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像综合性医院危重患者多,例如子痫前期心脏病等孕产妇增多,导致早产儿增加。但是呼吸机、促胎肺成熟活性物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只要是孕28周、体重1000 g的新生儿,大部分都能存活,这与新生儿科的业务水平提高直接相关。我们医院就有26~27周早产儿、体重850 g也成活的案例。”
在对学科未来寄语时,刘锡梅教授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号召,加强宣传和重视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做好孕前、孕期及分娩期处理,监测母体和胎儿健康,提倡自然分娩,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无痛分娩。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 黄蕾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