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古代人得癌少?一篇文章“带你穿越”,了解真相

2021-07-26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关于古代人是否会得癌症,似乎人们总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


  • 好像很少听到有古代人得癌症的信息?

  • 古代人是不是很少得癌症?

  • 古代有癌症吗?


在这里我们从一个著名的故事开始说起——那就是曹操斩华佗的故事。


三国“奸雄”曹操有偏头痛的毛病,如果当时名医华佗为其行开颅之术成功会如何?虽然这些问题已经无处考究,但现代医学揭开了肿瘤/癌症的面纱,我们可以一窥它的真容。


为方便理解,本文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癌症并不是现代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关于“瘤”的描述;宋朝的《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有了“癌”的疾病名;稍后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则最早对“癌”的特征作了简述,指出癌是“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可见癌症并不仅仅是个现代病,只是现代癌症发病率高了才被重视。


  •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比古代人容易得癌?

  • 与生活习惯有关系吗?


为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对比:


1、寿命


根据历史学家的分析,古人的平均寿命在27~35岁之间(包括了小孩夭折和战争因素),好一些的年代也只能达到40岁;世卫组织公布的2019年中国人平均寿命为76.1岁。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癌症可以说是一种“老年疾病”,衰老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高,这也是如今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2、睡眠


从古诗及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到,古人入睡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至11点之间,可以说是标准的早睡早起;而现在,虽然平均睡眠时间为7.1小时,但入睡时间在大多数人都超过晚上11点,且需夜间工作的人散布在各行各业。


3、生活环境


古代生活主要是农业经济,没有现代化的工厂,当然也就没有工厂带来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就是自然气候,如沙尘暴等。


4、饮食


先说主食,古代的主食以五谷为主,且大都为粗粮,而我们现在吃的主食无论是米饭还是面粉,都是细粮,口感更好。再说肉,若非逢年过节,普通百姓吃不起,即使有贵客到,也只是杀一只鸡来招待,不像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到肉,“应有尽有”。没有大棚技术和便利的交通,古人在果蔬方面也只能吃应季的,相比之下,生活在现代的人幸福多了,吃果蔬基本不限地域不限季节。


5、工作


古人的“工作”相对单一,主要以务农、养殖为主,还有一些从商从医等职业。而现在社会中职业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些具有健康风险,例如橡胶制造工、油漆工、放射科医务人员、矿井工人等。


对比看来,古代人寿命较短,工作环境和空气环境比现代好,这些是癌症少发的原因之一。而在饮食方面,古人虽然吃粗粮多,但是蔬菜水果不如现在丰富,与目前提倡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出入。总的来说,现代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埋下一个危险的种子,长期积累便容易“暴雷”。


看清癌症本质


现代医学进步给了我们科学认识癌症的机会。癌症发生于两群人——一小群是遗传上的易感者,另一个大群体则并非如此[2]但是,所有癌症都是从突变开始的。


突变不可怕,而且很常见。人体内不断的新陈代谢,细胞更迭都是从DNA、RNA不停地复制合成来的,这种不停地复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有些错误很快被纠正,而有些则一错再错,不可修复,造成了我们常说的“基因突变”。


常见的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 Tp53基因突变与多种癌症发病有关;

  • BRAC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相关;

  • EGFR基因突变在许多肺癌患者中常见;

  • Kras基因突变常发生在肠癌、肺癌患者中;

  • …...


环境因子能增加这些突变发生,从而导致患癌概率的增加。上面提到的一小群人是由于遗传易感性患癌,可以理解为这部分人的基因容易自发突变或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发生突变;而更多的一大群人患癌是由于环境不断刺激导致的突变。


这些外在因素有很多,分类如下:


1、不可抗因素


衰老:如上所说,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复制,时间越长,出错概率就越高。所以年龄是一个不可抗因素,也是多数肿瘤患者年龄偏大的原因之一。衰老带来的免疫功能的衰退导致人体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下降,这也是衰老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723145434.png

T细胞正在对抗癌细胞(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2、行为相关因素


吸烟、二手烟、三手烟:不要小瞧一缕轻烟,这烟雾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


饮酒: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喝酒一时爽,但引起肿瘤的突变不知在何时就发生了。


熬夜、昼夜颠倒:长期熬夜,不仅免疫力会下降,也会增加癌症风险;而且研究显示,不规律的昼夜睡眠习惯或比规律性熬夜更可怕,更容易让癌症钻空子。


不健康饮食:病从口入,癌症也不例外;与癌症相关的饮食有腌制食品过多、加工肉类和红肉吃太多、水果蔬菜吃太少、粗粮吃太少。


3、感染相关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PV病毒、HIV病毒、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等。


4、环境相关因素


甲醛:甲醛是一级致癌物,浓度高或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肿瘤相关突变。


紫外线:太阳中的紫外线有致癌性,主要与皮肤癌有关。


5、代谢相关因素


超重、肥胖、体脂高:肥胖不仅会导致“三高”,还与某些癌症风险增加有关;而且研究显示,即使体重正常,体脂异常也会增加癌症风险。


激素:滥用激素,肿瘤相关突变增多,癌症便慢慢靠近。


任何疾病都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包括癌症。只要我们重视到以上问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便利健康两不误!


得了肿瘤=不幸?


如果你认为患肿瘤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得了肿瘤确实是不幸。但是,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方式“不拘小节”,得肿瘤这件事不应该再看做小概率事件。对待这个“众病之王”,首先须从心理上正视它。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以85岁的理想年龄估算,国人一生中患癌的概率达36%。因此小编认为不要把得了肿瘤视为不幸,而应该把不得肿瘤视为幸运。


没有得肿瘤的人应该珍惜这份幸运,减少生活中不良方式,远离上文中的致癌因素。而已经得肿瘤的人也不要气馁,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战胜病痛的最强武器。


最后,目前除了手术、放化疗和靶向药之外,第四代抗癌技术免疫治疗也在迅速的发展中。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正在不断帮助我们对抗癌症,获得更长久的生存期。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