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赵庆华:梦想,就这样萌芽、开花、茁壮、延展

2021-11-22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人文

2021-11-10_162203.jpg


赵庆华教授


赵庆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常务理事,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护理学科带头人。2015年获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2016年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重庆市首批渝中英才、首批医学领军人物。


2015年9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仪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宣读,第五位获奖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庆华。那一刻,我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份荣誉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陪伴我的重庆市卫生系统,以及我的母校——重庆医科大学和我的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的梦想,在沐浴了3年的

知识之光后,发芽了


我的从业之路始于一个儿时的梦想。6岁那年,外婆在哄我午睡的时候突然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我小心翼翼拉她的手,外婆挤到了嘴角的笑意变成一种痛苦呻吟,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当医生,我救不了自己的外婆,但我可以救别人的外婆。从此,我的梦想就是穿上白大褂。


1979年初中毕业,我就毅然报考了重庆医学院护士学校(现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入学伊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庄严诵唱“余谨以至诚,终身纯洁,忠贞职守……”的誓言,一种异常强烈的情感从我的胸腔里喷薄而出。外婆,我考进了医学院了,就要成为一名护士了。我暗暗发誓,要像南丁格尔那样,无私、博爱、奉献,要像南丁格尔那样去救护伤病员。1982年,我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终于戴上了心仪已久的燕尾帽,开启了37年的临床护理征途。


我的梦想,在大家的关爱下,

熬过了短暂的黑暗,开花了


1991年初,我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一位罹患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入住我科,需要用特殊的药物化疗。这种药物的心脏毒性和血管破坏性都非常大,要求非常严密的监护和高超的穿刺技术,护理任务十分艰巨。


看见患者遭受折磨痛不欲生的情景,外婆在床榻上扭曲痛苦的病容再次浮现在眼前。这位患者,极有可能也是一位慈爱的外婆。一种莫名的情愫占据了我的心,我无法忘记自己曾经幼稚却坚定的誓言:“我要救所有人的外婆。”


于是,当时已有身孕的我,主动承担起了患者的化疗护理任务。然而,她的血管条件非常差,穿刺十分困难,为了保证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痛苦,我常常在患者床旁一站就是1个多小时,由于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我不幸失去了那未曾谋面的孩子。


在我病休后第3天,患者老伴颤颤巍巍找到我,说甲老师不愿再化疗了,就一个态度:“我要等小赵回来。”我急了:“那怎么能等!怎么能半途而废?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呀!”我不顾大家劝阻,毅然回到了患者身边。患者拉着我的手说:“你就像我的女儿呀,有你在,我才安心。”这一“拉手”就长达8个月,我因此落下了并发症,有可能永远失去成为一名母亲的权利。


检查结果是确定的,我这一生都无法再当妈妈了。痛苦淹没了我,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一度怀疑选择坚守是否正确,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继续曾经的梦想。


恩师濮存滋拉着我的手开解我:“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坚强起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领导们对我嘘寒问暖,同事们四处去收集药方。在那段时间,同事们都抢着干脏活、累活,生怕我受半点委屈,下班后就找各种理由请客,陪我散心,让我几乎没有时间一个人暗自神伤。


尊敬的领导们、老师们,我亲爱的同学们、同事们、朋友们,我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时候有多么痛苦绝望,如果当时没有你们,或许我根本就挺不下来。正是你们给予的点点滴滴的温暖、沉甸甸的情义,让我走出了人生的黑夜,重新鼓起勇气,怀着护士本真的善良和感恩,重拾信心回到岗位,继续坚持我的护理梦。重医附一院,是我的家,而你们就是我的家人。谢谢你们!


我的梦想,在温暖和大爱中,茁壮着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个年仅17岁的北川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包括母亲在内的18位亲人。送到医院时,有很严重的震后心理创伤。他总是蜷缩在病床上,消瘦的身体还不时颤抖,眉头紧锁,幽暗的眼神中充斥着孤独与恐惧,口中喃喃自语:“妈妈,妈妈……”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总是不自觉地掉眼泪。如果我的孩子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现在也该这么大了。他在离开我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轻轻地呼唤过我“妈妈”?


孩子呀,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做你的妈妈!我俯下身,贴近孩子的脸,轻声说:“孩子,别怕,有我们呢!”我每天和我的护士志愿者团队轮流给他送鸡汤,抽时间尽可能多地陪伴他,持续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病房里其他孩子康复的近况以及他可能感兴趣的消息,引导他倾诉。


渐渐地,孩子的病情有了起色,开始主动与我们交流,并配合治疗。孩子康复出院时对我说:“赵阿姨,我的母亲也是一名护士,她在医院护理病人时在地震中去世了,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孩子话音未落,我早已热泪盈眶,一下子紧紧地抱住了他,泣不成声。或许,我与这个孩子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的吧。这个孩子现在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军人,他说:“赵妈妈,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


我们施与爱,也受到了爱的馈赠。我们失去了亲人,也获得了亲人。每一个相遇,都是一种美丽而奇妙的缘分,我们彼此帮助、彼此温暖、一路相携。


我的梦想,在一颗颗年轻的

心灵中,传递着


2003年,我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首批护理硕士生导师;2014年开创了“导师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团队创新研制“老年护理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科研成果被推广。截至目前,我主持科研课题25项,发表专著17部,获中华护理学会及省级成果奖7项,招收培养研究生56名,指导学生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90余篇。


我的梦想,在身体力行的

每一个善举里,扩展着


医护人员没有办法挽救所有的生命,解决所有的医学难题,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去给予患者爱,以及希望。


耳闻目睹了那么多渴望器官移植患者漫长的等待以及无奈的生离死别,还有因为相关知识匮乏而日益增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我一直在想,能为他们做些什么。2000年,我自愿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参加义诊、艾滋病预防宣传、遗体及器官捐献协调等志愿服务工作。同年,我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带来多大的改变,我只能首先践行自己奉行的理念——生为社会服务,死亦造福他人。


2013年,我们成立了重医一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这是重庆市红十字会第一支具有护理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服务队。我们四处讲解卫生安全知识,宣传器官捐献,并从自身做起。救死扶伤是我们永远的事业和信念,至死不休。


作为一名老护士,我看过、感受过太多的病痛与死亡,深知,人的生命是那么的美好坚韧,同时又是那么的残酷脆弱。所以,病患极有可能会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让我们的努力付之东流;也有可能暴躁发怒、故意生事,让我们无辜受屈、有苦难言。但我们得宽容,因为他们是承受着巨大身心痛苦的病人。我们因为病人而劳苦,我们因为病人的痛苦而伤悲,我们因为病人及家属的误解而委屈,我们因为加班无法陪伴亲人而愧疚遗憾,我们更因为病人的康复而喜悦,因为病人及家属的感谢而骄傲,因为家人的理解支持而幸福。我们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因为我们是护士,因为我们的初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责任担当是护佑健康,因为我们的初心不改、大爱无疆。


通讯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庆华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