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每周一期,敬请关注。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我之所以要写一篇关于咖啡的文章,是因为我喜欢咖啡;我之所以有“正论”和“漫读”的题目,是因为读了一本《咖啡的科学》的书。
《咖啡的科学》的作者是日本人旦部幸博,1969年生,研究医药学。他有自家的咖啡烘焙店,开设的讲习班于1996年开张,很是红火。
也许,关于咖啡的文章或者书籍铺天盖地,关于咖啡的议论五花八门,因为它毕竟是很普通的饮品,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
作者带领我们认识咖啡、品尝咖啡、喜欢咖啡,踏入咖啡的世界。
从咖啡从何而来(产地),到咖啡的味道从何而来(烘焙、炮制),书中都述说周详;从咖啡的品尝(犹豫、不习惯)到咖啡的嗜好(亦或成瘾、断戒症)。书中都有科学理论和真实考证。
连作者也承认,乍一开始,他也不习惯“这股怪味”。可是在后来的冲煮过程中,深深陷入了咖啡的世界里,甚至自己烘焙制作,开起了“巴哈咖啡馆”。
这时,我想起了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咖啡的美妙在于制作之中,咖啡的香浓是需要等待的——梦想的生活也一样。
显然,速溶咖啡不值得推崇。
作为医者,我们更关心咖啡对身体和健康的影响。《咖啡的科学》的作者是医学专家,对此的评论比较公允可信,也旁征博引了不少参考文献。总的说来,不消说对于精神心理的正面效应,已有证据表明,咖啡可降低肝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书中甚至有两节专门讲咖啡与长寿,结果也是“是的”。日本是个长寿的国家,影响健康和平均寿命的因素很多,似乎不能完全归功于咖啡。所以,有人会调侃地说,“我们身体健康和长寿是理所应当,不必感谢咖啡。”但至少也不该把咖啡打入“坏东西”的黑名单。日本是东洋,不是西洋,素以茶道著称,现今也成立了“全日本咖啡协会”(All Japan Coffee Association)。
诚然,还有一个喝多少为好(或适量)的问题?这完全是个因人而异的事情,医学上叫“个体化”。有人一杯足矣,有人接连好几杯,据说巴尔扎克写作疯狂时,一天喝了50杯!若可以给个定量,每天2~3杯(以每杯50毫升、40~80克论)也就可以了。凡事不可过也,美味不可多用矣!
好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奇怪的小文《外科医生与烟、酒、咖啡和眼镜》。那是我对常见嗜好的基本态度——不抽烟、不饮酒、喝些咖啡。
我喝咖啡的惬意感受是:手术下来,办公室一缕咖啡的清香,疲倦顿消。如果用咖啡壶煮制,浓郁的香气弥漫,深呼吸,飘飘欲仙。略作小憇,信手拿起一本解剖学、手术学浏览着、思索着,真不知是回味手术,还是品尝咖啡?是完成手术的快乐,还是享受咖啡的快乐?
晚上,一杯咖啡在案头,会带来不少灵感,下笔如有神。妻子戏言:这就是你的幸福生活!答曰:然也。不会影响睡眠(对于我),因为我已经“利用”它了,“消耗”它了。我睡得会更加安逸。
和朋友、同事一起喝咖啡是一桩很快慰的事。感受和思想交流着、兴味和咖啡搅拌着、合作和友谊融谐着,还真胜过一次正经巴百的学术讨论会呢!
2014年5月,我去巴西圣保罗开会,在纽约机场转机,大家都很疲惫,在机场喝咖啡,情绪大振,信手用餐巾纸写咖啡一首:
浓黑的琼浆,
弥漫优雅韵味;
沉默的温柔,
鼓动心灵飞翔;
浪漫的情调,
写意生命甘苦;
神奇的回荡,
淹没生活无常。
朗诵甫毕,热烈酣畅的气氛骤然变得幽缓沉静下来了。
图 郎景和教授书法作品——诗作《咖啡》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