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参与投票 ↑↑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发生于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为主要特征。
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以甲状腺肿或甲减症状就诊。
根据临床表现,其病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甲亢期、稳定期和甲减期。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最早由日本医生桥本策在1912年首次报道,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桥本甲状腺炎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特别是甲状腺的左右两叶。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自身抗体会“攻击”甲状腺组织,引起炎症反应,使甲状腺组织逐渐被破坏,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桥本甲状腺炎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表面结节状,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为主要病理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还会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TRAb又可分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甲状腺阻断性抗体(TBAb),若TRAb阳性,临床表现为甲减,则考虑TRAb为阻断性抗体TBAb;若表现为甲亢,则为刺激性抗体TSAb。
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包括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偏韧、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可上下活动。部分患者可伴有咽部不适或轻度吞咽困难、颈部压迫感、局部疼痛或触痛、乏力、失眠等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甲亢期、稳定期和甲减期。
甲亢期患者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储存在甲状腺滤泡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流,出现一系列甲亢症状,如心悸、怕热、多汗、手抖等。这个阶段通常维持数周至数月。
被破坏的甲状腺滤泡内释放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患者甲亢症状消失,进入疾病稳定期。该期患者的甲状腺虽遭到破坏,但仍能维持甲功的正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随着甲状腺组织破坏的增加,甲状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无法维持正常功能,患者出现乏力、畏寒、浮肿、便秘等甲减表现。
桥本甲状腺炎与癌症之间并没有直接关联。不过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恶化的桥本甲状腺炎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的异常增生,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
目前,桥本甲状腺炎仍然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治疗目标主要是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缩小显著增大的甲状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甲状腺轻度肿大、无明显压迫症状及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不需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一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以保持数年甚至终身病情稳定,不需要任何治疗。
甲亢期患者只有在症状明显时,才需要服用药物。常用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稳定期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合并甲状腺肿大时,需要适当服用甲状腺激素,以减轻压迫症状。
甲减期患者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绝大多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为终生性的,仅有近20%的患者在使用甲状腺激素过程中可自行缓解。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要限制碘的摄入,即使在甲减期也需要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以免诱发和加重病情。
此外,适度运动和良好心态也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来源:综编自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和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