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朱鑫璞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于心房产生异常电信号而产生的节律紊乱,导致心房极不规律的颤动。
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病率逐渐升高,50~60岁的人群,房颤发病率为2%~4%,60~70岁的人群为5%~8%,70~80岁的人群为10%~13%,80岁以上的人群甚至高达15%~17%。在我国,目前我国房颤的患者保守估计至少在800万以上。
非常遗憾,在房颤的脑卒中高危人群(CHADS2≥2分)中,口服抗凝也不足10%,在涉及“是否需要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中风的问题上病人和家属都很纠结,虽然医生总是“苦口婆心”,但“讨价还价”的场面总是会经常出现。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一定需要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
一、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
1. 根据“CHADS2评分系统”评估
目前“CHADS2≥2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工具,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增高。
CHADS2评分系统 | |
危险因素 | 评分 |
心衰(C) | 1分 |
高血压(H) | 1分 |
年龄(A)>75岁 | 1分 |
糖尿病(D) | 1分 |
卒中或TIA历史(S) | 2分 |
总分 | 6分 |
①CHADS2≥2分,提示具有中-高度中风风险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②CHADS2=1分,优先考虑抗凝治疗,也可应用阿司匹林(每次100 mg~300 mg, 每日一次)治疗。
③CHADS2=0分,一般不需要抗栓治疗。
2. 根据“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
在部分房颤低危的卒中患者,如果接受抗凝治疗,仍能获益。这部分患者约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40%。为能识别出真正的低危患者,有条件时可使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一步评估。
CHA2DS2-VASC评分系统 | |
危险因素 | 评分 |
充血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C) | 1分 |
高血压(H) | 1分 |
年龄≥75岁(A) | 2分 |
糖尿病(D) | 1分 |
卒中/TIA/血栓栓塞史(S) | 2分 |
心、血管疾病(V) | 1分 |
年龄65~74岁(A) | 1分 |
女性(Sc) | 1分 |
最多得分 | 9分 |
①CHA2DS2-VASC评分≥2分,建议抗凝治疗;
②CHA2DS2-VASC评分=1分,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采用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药物,优选抗凝治疗。
③CHA2DS2-VASC评分=0分,不用抗栓药物。
注:年龄<65岁的孤立性房颤者,女性性别不作为危险因素。
二、瓣膜病性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定义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合并的房颤。
瓣膜心脏病性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均具有明确的需要抗凝治疗的指证。
来源:《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转自:朱鑫璞中风预防科普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程忻教授:时间窗不确定的临床症状轻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否溶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