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亮点关注】年度盘点 | 2022年肾脏病学临床研究进展

2023-02-28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说出你的疑问,专家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参与

肾病大讲堂,你来提问我来答


作者:东部战区总医院 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黄湘华 章海涛 张炯 葛永纯 张志宏 刘志红


微信图片_20230228094422.png

刘志红院士


2022 年仍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肾脏病领域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对2022年肾脏疾病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在这些研究中,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仍是关注的焦点,以EMPA-KIDNEY研究、TESTING研究等为代表的RCT结果相继公布,给肾脏病临床实践带来了更多的循证依据,在推动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布和应用的同时,促进了肾脏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化发展的进程。此外,在肾小球疾病、急性肾损伤(AKI)、危重肾脏病、血液净化和腹膜透析(PD)等方面的进展也是可圈可点。


新方案、新证据,RCT结果夯实肾病领域诊疗基础



1.EMPA-KIDNEY研究证实恩格列净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的临床获益




EMPA-2022年1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发表了EMPA-KIDNEY研究结果。这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恩格列净能否降低CKD患者肾脏疾病进展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全球8个 国家241个研究中心参与,在刘志红院士带领下我国有17家中心参与本项研究。本研究入选标准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20 ml/(min·1.73 m2)但<45 ml/(min·1.73 m2),或者eGFR≥ 45 ml/(min·1.73 m2)但<90 ml/(min·1.73 m2)且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 200 mg/g 的成人患者。研究共纳入6609例受试者,其中非糖尿病患者占54%,eGFR<30 ml/(min·1.73 m2)的受试者占35%。该项研究因中期分析取得显著疗效而提前终止。研究显示,平均随访2年,恩格列净组的主要终点事件(肾脏疾病进展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较安慰剂组下降了28%,全因住院治疗相对风险降低1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无论eGFR的范围[最低至20ml/(min·1.73 m2)],是否为糖尿病患者,CKD基础病因如何,使用恩格列净均有临床获益。



2.TESTING研究结果公布




2022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布了TESTING研究的结果。TESTING研究的目的是 评价甲泼尼龙对高危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入组标准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治疗至少3个月,蛋白尿定量仍≥1.0 g/d、eGFR在20~120 ml/(min·1.73 m2)的IgA肾病患者,研究主要终点是eGFR下降40%、肾功能衰竭或肾脏病导致的死亡。研究共纳入503例患者,分为两个阶段(高剂量激素阶段和低剂量激素阶段),平均随访4.2年,甲泼尼龙组有74例(28.8%)到达主要终点,安慰剂组有106例(43.1%)到达主要终点 [风险比(HR)0.53,95% 置信区间(CI)0.39~0.72,P< 0.001]。甲泼尼龙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28例(10.9%)对(vs)7例(2.8%)],主要发生在全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组。因此,在高进展风险的IgA肾病患者中,口服甲泼尼龙治疗6~9个月可显著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或因肾病导致死亡的复合结局风险,但是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也增加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他克莫司用于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初始治疗不劣于环磷酰胺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 Open)于2022年发表了他克莫司与静脉注射环磷酰胺(IVCY)诱导治疗LN的临床试验结果。这是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35个研究中心随机选取了314例成人LN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尿蛋白定量≥1.5 g/d,血清肌酐<260 μmol/L等。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口服他克莫司(n=158,目标谷浓度4~10 ng/ml)或IVCY(n=156)治疗24周。结果显示,在第24周,他克莫司组和IVCY组缓解率分别为83.0%和75.0%,他克莫司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的最小二乘平均变化为-8.6,IVCY组为-6.4。他克莫司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低于IVCY组(18.5% vs 24.6%)。该研究表明,他克莫司作为活动性LN的初始治疗疗效不劣于IVCY,且安全性优于IVCY,可作为LN的初始治疗替代方案。



4.奥妥珠单抗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安全有效




2022年1月,《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杂志发表了奥妥珠单抗治疗增殖性LN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奥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Ⅱ型抗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单抗,该研究比较了在糖皮质激素和霉酚酸酯标准治疗基础上,奥妥珠单抗(1000 mg,在第1天和第2、24、26周进行治疗,随访到第104周)与安慰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第52周时的肾脏完全应答(CRR)。研究共纳入125例受试者,在第52周,奥妥珠单抗组的CRR更高,但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35% vs 23%;P= 0.115);在104周时,奥妥珠单抗组的CRR比对照组更高(41% vs 23%;P= 0.026)。奥妥珠单抗在快速有效清除外周血B细胞的同时,耐受性好且未发现新的安全隐患。目前针对奥妥珠单抗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开展,该药有望成为狼疮肾炎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5.狼疮肾炎的长期维持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2022年10月,《风湿病年鉴》杂志发表了LN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中断研究(WIN-Lupus)的结果。WIN-Lupus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RCT,观察增殖性LN患者在接受维持治疗2~3年后停用免疫抑制剂,是否不劣于持续2年以上维持治疗的患者。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10 mg/d)联合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羟氯喹维持治疗2~3年后,受试者被1∶1随机分配为持续治疗组和停药组。主要研究终点为24个月时LN的复发率。研究共纳入96例患者,持续治疗组 48 例,停药组 48 例。持续治疗组 12.5%(5/40)患者出现狼疮复发,停药组27.3%(12/44)患者复发(差值14.8%,95%CI,-1.9~31.5),两组间复发时间无差异。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作(肾脏或肾外)在持续治疗组中发生率更低(12.5% vs 31.8%;P=0.03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没有差异。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2~3年后停用未能达到非劣效性终点,并且停药与严重SLE复发高风险相关。



6.布地奈德靶向释放制剂可降低IgAN的进展风险




2022年10月,《国际肾脏》(Kidney Int)杂志发布NefIgArd试验结果。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比较有进展至肾衰竭风险的IgAN患者口服布地奈德靶向释放制剂(Nefecon)与安慰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接受Nefecon或安慰剂治疗9个月,并继续观察3个月。研究主要终点是9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研究共入组199例IgAN患者,9个月时,Nefecon组的uPCR比安慰剂组低27%,eGFR保存方面的获益与安慰剂组有3.87 ml/(min/1.73 m2)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Nefecon耐受性良好,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大多为轻度至中度。NefIgArd研究进一步证实了Ⅱb期NEFIGAN研究的结果,表明布地奈德靶向释放制剂可降低IgAN的进展风险。



7.BLISS-LN亚组分析证实贝利尤单抗在东亚 LN人群中的获益




2022年9月,《美国肾脏病杂志》(Am J Kidney Dis)发布BLISS-LN试验的东亚亚组研究结果。BLISS-LN研究证实,贝利尤单抗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LN疗效,减少复发,促进糖皮质激素减量。国内余学清教授等评估了贝利尤单抗在东亚LN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第104周时主要肾脏缓解[PERR;同时满足uPCR≤0.7,eGFR下降不超过基线的20%或≥60 ml/(min/1.73 m2),且无治疗失败]。142例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贝利尤单抗组74例,安慰剂组68例)。研究表明,第52周及第104周时贝利尤单抗组PERR均高于安慰剂组。与安慰剂相比,贝利尤单抗可显著降低肾脏相关事件或死亡的风险(HR 0.37,95%CI:0.15~0.91)。该研究证实,贝利尤单抗治疗东亚LN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 BLISS-LN总体人群一致。



8.DAPA-CKD亚组分析结果发布




2022年8月,《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发布了DAPA-CKD试验中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的亚组分析结果。研究纳入104例活检证实为FSGS的患者,其中达格列净组45例,安慰剂组59例。结果显示,达格列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8.9%和11.9%受试者到达主要终点,两组的年慢性eGFR下降率分别为-1.9和-4.0 ml/(min·1.73 m2)。研究表明,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可延缓FSGS患者的eGFR下降速率,与安慰剂相比,主要终点事件更少,达格列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9.甲基巴多索隆治疗Alport综合征的CARDINAL试验结果发布




2022年11月,《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Clin J Am Soc Nephrol)发布CARDINAL试验研究结果。这是一项使用甲基巴多索隆治疗遗传性进行性肾炎(Alport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分析。该研究纳入Alport综合征患者157例,随机分为甲基巴多索隆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研究主要终点为第48周和第100周时eGFR相对基线的变化。结果显示,甲基巴多索隆治疗1年能明显保护患者的eGFR,但使用所有可获得的eGFR数据进行事后分析,第104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在治疗期间,血清肌酐的下降伴随着uACR的增加,在停药期则有所降低,这表明,血清肌酐的下降可能是通过肾小球的过度滤过实现的,长期治疗或可促进肾功能的下降。



10.进一步证实非奈利酮可改善T2DM合并CKD患者预后




2022年2月,《欧洲心脏病杂志》(Eur Heart J)发布了FIDELITY 研究的结果。FIDELITY研究是对FIDELIO-DKD和FIGARO-DKD两项研究结果的联合分析。非奈利酮(Finerenone)是一种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之前的两项大型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FIDELIO-DKD和FIGARO-DKD均证实非奈利酮对伴2型糖尿病(T2DM)的CKD患者的肾功能和心脏具有保护作用。FIDELITY研究汇总了FIDELIO和FIGARO的研究数据开展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已实现血压血糖达标的情况下,非奈利酮仍可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风险达23%,显著降低心血管复合终点风险达14%。研究结论认为,非奈利酮可有效改善T2DM合并CKD患者的肾脏和心脏预后。


新建议、新共识,国内外指南助力肾病领域临床决策



1.KDIGO发布2022年CKD患者糖尿病管理指南





基于近期大量高质量循证证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更新了《慢性肾脏病中糖尿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其重要更新内容如下:①建议1型糖尿病(T1DM)患者确诊5年后、T2DM患者在确诊时,每年都应进行CKD筛查;②倡导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以生活方式干预和一线药物治疗[包括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二甲双胍、RAS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③指南强烈推荐T2DM和CKD患者采用SGLT2i治疗,且不拘泥于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将初始SGLT2i治疗的eGFR水平放宽至≥20 ml/(min·1.73m2)。对于eGFR水平更低的患者,只要能够耐受,继续SGLT2i治疗仍可获益,直到开始肾脏替代治疗(CRRT)。



2.KDIGO发布2022年CKD患者丙型肝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时隔4年,KDIGO再次更新了《慢性肾脏病丙型肝炎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重点介绍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在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CKD G1-G5或CKD G5D患者(包括肾移植患者)中的作用,证实从HCV阳性供体到HCV阴性受体肾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肾活检在HCV相关肾小球肾炎(GN)中的作用等。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CKD中HCV的检测和评估,CKD患者HCV感染的治疗,预防血液透析单元HCV传播,肾移植前后HCV感染患者的管理以 及与HCV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管理。



3.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SPD)更新PD相关腹膜炎的防治指南




ISPD于2022年3月发布新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防治指南》,更新重点内容包括:①修订并完善相关定义,包括PD前腹膜炎、肠源性腹膜炎、导管相关腹膜炎、难治性腹膜炎、复发性腹膜炎、腹膜炎相关导管移除、腹膜炎相关血液透析转换、腹膜炎相关死亡和腹膜炎相关住院等;②明确相关技术指标,包括腹膜炎发生率<0.4次/患者年,年度无腹膜炎感染患者占比>80%,确诊腹膜炎中微生物培养阴性比例<15%,每季度置管相关性腹膜炎占同期置管数<5%;③明确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标准,特别指出抗生素使用须同步应用抗真菌药物做为二级预防(可选择制霉菌素或氟康唑);④对特殊病原体抗生素使用进行更新,推荐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减轻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副作用。



4.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治疗国际指南发布




2022年,欧洲血液病学会和国家淀粉样变性学会(EHA-ISA)联合发布了两部系统性AL的治疗指南。《EHA-ISA 指南: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的高剂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ASCT)指南》包括患者入选标准、干细胞采集和动员策略、美法仑剂量调整、诱导和巩固治疗的作用、特定的支持性护理管理、血液学反应、器官反应和复发的处理等部分,对移植的全流程做出了详尽的指导。《2022 EHA-ISA指南:全身性AL淀粉样变性的非移植化疗》则对不能接受ASCT治疗的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化疗方案进行了指导,推荐达雷妥尤单抗联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为患者的首选方案,并对复发患者的可选方案给出推荐意见。



5.肾小球疾病患者妊娠管理全球专家建议发布




2022年12月,《国际肾脏》杂志发布了一项有关肾小球疾病患者妊娠管理的全球多专家团队建议。该建议旨在为肾内科和产科医师提供实用信息,帮助患者进行生育决策,同时方便肾脏科医师对患者进行管理。该建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妊娠期GN患者的肾功能诊断与监测;②孕前咨询与决策的内容及步骤;③GN患者妊娠期的血压管理及降压药物使用原则;④特定GN 患者的妊娠管理,包括IgAN、膜性肾病(MN)、LN、微小病变肾病(MCD)和FSG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等疾病。



6.英国发布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2年,英国临床糖尿病专家协会(ABCD)联合英国肾脏病协会(UKKA)更新了成人DKD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与RAS阻断剂使用指南。从血压管理目标、T1DM患者和T2DM患者的用药建议、生活方式管理等方面为DKD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7.中国发布肾脏病相关指南共识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发布《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肾替代治疗的中国指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脏病肾替代治疗的时机、方式选择、PD、血液透析(HD)、肾移植治疗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关建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发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管理指南》,从CRRT抗凝评估与监测、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系统性抗凝CRRT及无抗凝剂CRRT4个方面构建了CRRT的抗凝管理指南。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预防和治疗由碘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及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联合发布了《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就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因素管理、HD管理、PD管理、药物管理及其他管理等问题做了系统的介绍。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发布了《利妥昔单抗(RTX)在肾小球肾炎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对RTX治疗GN的适应证、治疗方案及随访管理注意事项等形成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的工作实践。


新工具、新成果,多中心合作推动肾病领域学科发展



1.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国际IgAN预测工具更新

国际IgAN预测工具是2021年KDIGO指南中预测肾活检时eGFR下降50%或肾衰竭风险的首选方法,但尚不清楚该预测工具是否可以在活检后准确应用。《国际肾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利 用2507例成人IgAN患者组成的国际多种族衍生队列,对活检后1年使用的预测工具进行更新,并在722例成人队列中进行外部验证。更新后的预测工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显著提高了4年C统计量(0.87和0.86)。在外部验证中,该预测模型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活检后2年时,更新后的预测工具具有相似的预测性能。该研究表明,更新的预测工具可在活检后1年或2年用于风险预测。

膜性肾病发现新的致病靶抗原

202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 Am Soc Nephrol)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MN患者的一种新的靶抗原。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例原发性MN患者血清中IgG4自身抗体的表达,并与足细胞膜内源性抗原结合,用IgG4自身抗体免疫共沉淀靶抗原,质谱鉴定出Netrin G1(NTNG1)。随后研究者分析了888例MN及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NTNG1自身抗体的表达,最终发现了3例NTNG1相关MN 患者。而在 561例磷脂酶A2受体(PLA2R)-ab阳性、27例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ab阳性和77例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中未检出NTNG1自身抗体。结果显示,NTNG1是一种新的MN靶抗原。该研究扩展了MN患者的靶抗原库。塞西(Sethi)等使用激光显微切割和串联质谱(MS/MS)对250例PLA2R阴性的MN患者的肾小球进行抗原检测,在其中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 后MN的患者肾脏组织中检测到一种新型蛋白,即原钙黏蛋白(FAT1蛋白)。这9例患者MN发生的平均时间均为移植后2.4±0.8年;肾活检时血清肌酐和蛋白尿分别为1.4±0.5 mg/dl和7.8±6.0 g/d,肾活检免疫荧光IgG亚型分析显示均为IgG4(3+)。

MCD中发现靶向Nephrin的自身抗体

沃茨(Watts)等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沉淀法检测MCD患者血清中肾病蛋白(Nephrin)自身抗体,并对纳入NEPTUNE队列的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MCD患者中,活动期的循环Nephrin自身抗体在治疗应答期间显著减少或缺失。研究者发现1例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KD)的激素抵抗儿童MCD患者,在移植后出现疾病复发,与移植前高循环Nephrin自身抗体 相关。研究者还提出一种新的Nephrin自身抗体MCD分子分型,以指导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治疗SLE初步疗效肯定

2022年9月,德国研究者报道了5例难治性SLE患者经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均患有经组织学证实的GN,以及心脏、肺和关节受累,且都使用过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在CAR-T细胞给药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体征和症状都得到了持续的改善,且停用了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所有SLE治疗药物,在长达17个月的随访中未出现复发,并且均实现了无药物缓解。安全性方面,所有患者只出现轻微的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短期随访未发生感染。该研究证实了CD19 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急性肾损伤与危重肾脏病进展




平衡盐溶液与生理盐水对成人危重患者的影响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多家单位重症监护病房(ICU)比较了平衡盐溶液与生理盐水对危重患者的影响(PLUS试验),文章2022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3月刊。共有5037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生存天数和无机械通气天数、生存天数和无肾替代治疗天数、生存天数和无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天数、ICU外生存天数和院外生存天数的结果相似。两组间器官衰竭指标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数量在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与生理盐水相比,没有证据表明ICU危重患者应用平衡盐溶液可降低死亡率或AKI发生率。

心脏手术后中重度AKI围手术期实验室预测模型准确度高

准确预测和及时诊断是有效治疗AKI的基本前提。2022年3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德米尔希安(Demirjian)等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基于围手术期的血清肌酐、尿素、钠、钾、碳酸氢盐和白蛋白等实验室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对接受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中重度AKI的预测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此类患者中,该模型对术后72小时和14天内的中重度AKI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基于审计与反馈的临床决策支持可降低冠脉造影患者的急性肾损伤风险

对比剂相关AKI是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常见并发症,其花费较高且长期预后不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团队研究了基于审计与反馈的临床决策支持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预防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论文发表在2022年9月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接受包括临床决策支持、审计和反馈在内干预的心脏科医生中,与对照期间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在干预期间接受冠状动脉手术的患者发生AKI的可能性较低,经时间校正的绝对风险降低了2.3%。

外科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

巴斯兰蒂(Ozrazgat-Baslanti T)等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描述了外科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和结局。研究共纳入239例患者,结果发现62%的患者发生AKI,其中52%在脓毒症发作48小时内发生。只有1/3的AKI在48小时内迅速逆转;其余患者有持续性AKI,其中57%的患者出院后肾功能没有恢复。与其他患者相比,持续性AKI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脓毒症后1年完全康复的受试者比例最低。与未发生AKI患者相比,肾功能未恢复的持续性AKI患者长期死亡率高5倍。



3.血液净化研究进展




阿哌沙班与华法林预防血透患者卒中风险疗效相当

血液透析患者是房颤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危人群,《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ENAL-AF试验),评价阿哌沙班预防接受血液透析的房颤(AF)患者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阿哌沙班和华法林组1年内大出血或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2%和26%,卒中或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3.3%,均无统计学差异。

PE可使部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获益

《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通过评估ANCA相关血管炎(AAV)患者肾脏病理结果预测肾功能,并确定患者血浆置换(PE)治疗的获益情况。PE推荐组患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比例高,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率和血肌酐水平高,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病理学分类(Berden分类)以新月体和肾小球硬化为主,肾脏风险评分(Brix评分)高。因此,研究组建立易于临床应用的评分表,识别从PE治疗中获益的AAV合并AKI患者。肾活检患者,评分>7分推荐PE治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3.1%和96.0%;未肾活检患者,评分>2分推荐PE治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和90.7%。

阿那白滞素有望改善慢性透析患者的炎症状态

《国际肾脏》杂志发表了一项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的先导、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显示,阿那白滞素组和安慰剂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相似,不良事件(包括感染和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阿那白滞素组从基线至第24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中位降幅为41%,安慰剂组为6%,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阿那白滞素耐受性良好,不会增加感染或引起血细胞减少,为IL-1受体拮抗剂改善HD患者结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支持。

CRRT中血磷管理的重要性

低磷血症是CRRT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与CRRT剂量呈正线性关系,并与长期呼吸衰竭、住院时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较高的死亡率相关。《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发表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前后队列研究,评价含磷置换液对ICU中接受CRRT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无磷酸盐CRRT溶液的患者在CRRT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低磷血症和总体低水平血清磷酸盐;接受含磷酸盐溶液的患者在28天内无呼吸机天数增加12%,ICU住院天数减少17%,住院天数减少20%,但并未降低住院死亡率。



4.腹膜透析研究进展




腹透患者持续性容量管理意义再添新证据

《国际腹膜透析杂志》(Perit Dial Int)于2022年7月发表了中国香港地区PD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269例患者,均以生物电阻抗(BIA)技术连续测量患者容量负荷,将相对水化指数(RHI)>7%定义为液体超负荷。中位随访47.1月,患者的时间平均RHI为17.6%±10.2%,其显著性相关参数包括糖尿病、收缩压持续偏高、瘦组织指数、脂肪组织指数和白蛋白时间变化率。时间平均RHI每升高1%,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5%,技术失败风险升高4%,时间平均RHI预测预后意义高于基线RHI。

PD患者腹膜炎预后分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发布的“法语地区腹膜透析注册研究”(RDPLF)报告了PD患者多重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腹膜炎的预后。该研究纳入8848例患者,报告培养阳性腹膜炎3348次(0.32次/患者年),其中251次为多重感染腹膜炎(0.02次/患者年)。多重感染腹膜炎中肠源性病原体(Ent)阳性率为57%,高于单一病原体腹膜炎中Ent阳性率(44%)。预后分析表明,Ent腹膜炎患者死亡及血液透析转换风险均显著高于非Ent腹膜炎患者。

PD患者高磷血症与预后相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于 2022 年 8 月发表了“腹膜透析结果及实践模式研究(PDOPPS)”最新结果。该项目为前瞻性多国多中心研究,纳入PD治疗≥6个月患者共5847例。结果显示,PD患者血磷水平普遍较高,且持续时间长,其中基线血磷或血磷均值高于4.5 mg/dl的患者分别占比 67%或 69%。基线血磷≥6.5 mg/dl患者较基线血磷 3.5~4.5 mg/dl 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复合结局风 险均有显著升高。



说出你的疑问,专家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参与

肾病大讲堂,你来提问我来答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