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6月19日,夏日清晨明媚的阳光穿过中国国际神经外科研究所(CHINA-INI)的全玻璃外墙,这所形似大脑结构的建筑颇具未来感,2018年12月刚刚落成并投入使用,是亚太地区较大规模的神经科学医疗、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我国脑科学领域的顶尖医生都亲切地称它为“智慧大脑”,他们汇聚于这晶莹剔透的建筑共同探索神经科学的奥秘。我们正是在这颇具哲学意味的建筑中采访了CHINA-INI的执行所长、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
中国志愿医生发起人
——中国首位神经外科女博士
一踏入办公室,年近七旬的凌锋教授笑意盈盈起身迎接我们,她身着自己设计的白衣,手扶腰背部,似乎不太舒服,但声音依旧洪亮如钟,“我刚从宁夏回来,这次去宁夏又发展了150 位志愿医生,就是回来之后腰不太舒服。”
中国志愿医生团队是一支由全国著名医疗专家组成的精干团队,致力于国家级贫困区县的医疗帮扶,2017年3月由凌锋教授发起成立,旨在通过“义诊扶贫、人才技术培训”等方式,精准支援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救助弱势病患群体、推动医疗援外工作。
在凌锋教授办公室的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贴着3张半人高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写着804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及片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和450多名志愿医生,走过了14个省份的106 个贫困县,每到一处她就会在那个县的名字上盖一个小脚丫的印章。
凌锋教授是我国第一位神经外科女博士,她最早将神经介入放射学由法国引入中国。早年在法国留学期间,她经历了哪些一波三折? 作为最早一批留学海外的医生,在她的心目中,又是如何理解“祖国”二字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凌锋教授的故事。
海外学有所成后,第一时间回归祖国怀抱
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一批留学生,凌锋教授回忆道,“我们刚到法国的时候,看到一次性的导管、注射器都好生羡慕。”凌锋教授伸出右手无名指,向我们展示了她打造影剂时,不小心被玻璃注射器割伤留下的疤痕。我们国家当时的导管、导丝和注射器等器械非常稀缺,只能反复使用。
回国时,凌锋从法国带了4 大箱导管、导丝和注射器。她还花了7000法郎积蓄买了水溶性造影剂,足够用好几年的。她去上海到处找生产商,咨询国内是不是也可以做类似的导管导丝,得到的回复都是我们能做,但做不了这么细、这么软。
“当时真是什么都羡慕,什么都是别人的好,但是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信念——将来我们国家的一定比他们的好。”她在法国拼命努力学习,一年之内拿了2张文凭,导师也问她愿不愿意留在法国继续读博士?但是凌锋教授当时心里想:要读就读咱们国家的博士,我们的博士不比别的国家差。
仿佛听到祖国的召唤一般,她对自己说,“我是第一个派到这里学习的,我得把这项技术带回去!让更多的中国人能享受这项技术。”于是在结业考试后的第3天,凌锋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在世界学术舞台展示中国力量和大国责任
“祖国在我心里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祖国,个人就是一片随风飘零的叶子;而有了祖国,我们就有权利在世界大会上讲话,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正是因为国家的强盛,我们才更有底气和自信。”
2015 年凌锋在罗马申办世界神经外科大会(WFNS)发表演说,完美解答了组委会成员的犀利提问:中国能支持多少发展中国家的医生参会?“我国可以支持50 人全面免费学习1个月,并为100人解决食宿,免注册费。”中国能否给所有国家的代表签证?一位比利时专员“抢答”,“她是他们国家的政协委员,没问题的!”
“我们的申办非常顺利,毫无悬念一次通过。其实正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在世界上承担起更多大国责任,我作为代表才能挺直腰杆在国际大会上做出庄重承诺!”凌锋自豪地说。
从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到如今作为东道主举办国际大会,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之声,改变就发生在这翻天覆地的40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