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
例
分
析
[病史]:
患者男,62 岁,上腹部隐痛3 月余入院。3 月前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糜烂;3 月来症状持续存在。入院时:患者上腹部隐痛不适,偶有头晕耳鸣及心慌症状。高血压20 余年,长期服药,血压控制尚可。
[影像学表现]
1. 位置:回盲部及末端回肠;
2. 形态:回盲部增厚,肠壁不规则非对称性增厚,最厚处约1.1cm,肠腔狭窄与扩张交替,病灶长度约35cm;
3. CT 平扫:密度不均匀;动态增强:不均匀分层样强化;
4. MR 平扫:T1WI 不均匀低信号,T2WI 不均匀高信号,DWI:黏膜及黏膜下层不均匀高信号;ADC:低信号;动态增强:明显不均匀分层样强化;
5. 其他征象:肠系膜多发稍增大淋巴结;
鉴
别
诊
断
【小肠腺癌】
典型征象:肠壁偏侧性增厚,黏膜中断,不均匀明显强化;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可继发肠梗阻;多向腔外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浑浊,伴周围淋巴结肿大;易出现肝转移。
病例举例:
病例1.男 63 岁,空肠溃疡型癌—腺癌,中高分化,肿瘤近端肠管扩张,小肠梗阻。
病例2. 男81 岁,回盲部腺癌,肿瘤近端肠管扩张,小肠梗阻。
本例排除小肠癌的理由:病灶范围长,部分肠管非梗阻性扩张,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征象
【小肠淋巴瘤】
好发于末端回肠,分为肠壁增厚型与腔内肿块型,肠壁广泛增厚,多超过1cm,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黏膜连续,密度/信号均匀,轻中度均匀强化,偶见坏死,周围脂肪间隙清晰,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包绕血管,可见“三明治”征,可伴溃疡,坏死、穿孔、梗阻少见,管腔“吹气球样”扩张多见;
病例举例:
女62 岁,末端回肠黏膜相关性边缘带B 细胞淋巴瘤,肠镜示:回肠末端多发不规则隆起,局灶糜烂,表浅溃疡形成。
中段回肠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 冠状位CT 示末端回肠长段肠壁环形增厚无梗阻 (箭头) ,肠腔未见明显狭窄,未见分层样强化,邻近脂肪间隙清晰。
三明治征或汉堡包征
本例排除淋巴瘤理由:淋巴瘤累及的肠壁更厚,一般大于1cm,肠壁弥漫性环形增厚,而克罗恩病多见偏侧性肠壁增厚,以系膜缘增厚明显,游离缘常正常;淋巴瘤累及的肠壁周围脂肪间隙更干净,而克罗恩病由于是穿透性溃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淋巴瘤多见局域性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大于克罗恩病淋巴结,且有融合趋势,可见“三明治征”,本例系膜淋巴结较小,无明显融合趋势;淋巴瘤增厚肠壁,黏膜较完整,增厚肠壁密度/信号均匀,DWI 呈均匀高信号,ADC 低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本例DWI 信号不均匀,局部肠壁见到“分层样”强化。
【小肠间质瘤】
典型征象:局限性、偏心性肠壁增厚,多为外生性,境界清晰、光整,瘤内可伴有坏死,常与肠腔相通,见积气积液,增强后实性成分强化明显,可伴有溃疡形成。
病例举例:
患者男性,59 岁,发现腹部包块近1 年,回肠胃肠间质瘤(GIST)。
本例排除间质瘤的理由:增厚肠壁范围长,间质瘤多见肿块,累及的肠壁更厚,一般厚度大于1cm,间质瘤不会出现“分层样”强化。
【肠结核】
分型有溃疡性、增殖型和混合型。
1、以回盲部为中心,累及邻近升结肠及末端回肠,甚至全结肠,一般呈连续性分布,典型表现为向心性增厚,少数见盲肠内侧偏心性增厚;
2、肠壁环形增厚伴黏膜溃疡,结节状增生;
3、回盲部挛缩变形,位置上提,回盲瓣固定开口,见“鱼唇征”;
4、右结肠动脉旁淋巴结肿大伴钙化,典型表现肿大淋巴结中央低密度,增强后呈环形强化;
5、腹膜多发结节伴环形强化、钙化,腹水;
本例排除肠结核的理由:肠壁未见肠结核典型的向心性增厚,而是偏侧性增厚;回盲瓣未见“鱼唇征”;周围未见明显环形强化肿大淋巴结。
作者:江苏省中医院 周钟珩
文章首发自影像学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