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早搏诊治十问

2020-08-14作者:论坛报木易经验
心律失常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的健康人群均可出现早搏。本文主要介绍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的常见问题。


//
室性早搏
//

01

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普通人群中室早的发病率为1%~4%,75岁以上人群中室早的发病率高达69%。

各种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和二尖瓣脱垂等)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甲亢和贫血等也可出现室早。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过量的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早;原因不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常见。

02

室早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失重感或心跳停搏。患者是否有症状或症状的轻重程度与频发程度不相关。

有些患者由于检查出早搏,自摸脉搏有"漏跳"而出现胸闷、气短、"长出气"等焦虑症状,症状与早搏在时相上并不直接相关,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在判断早搏是否"有症状"时应注意。

03

室早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200814112704.jpg

图1. 室早心电图


(1)提前发生的QRS波,时限通常超过0.12 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同一来源的室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的间期一般恒定(室性并行心律除外)。

(3)室早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早在内前后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的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和。如果室早恰巧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早。

04

室早需要做哪些检查?

室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判断室性早搏的形态(单形或多形)、数量、时间分布、起源部位及与运动的关系(增多或减少)等。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影像学检查(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电生理检查等。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可除外贫血、甲亢、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早。


微信图片_20200814112832.jpg

图2. 室早的病情评估流程图


05

室早应如何处理?

(1)无器质性心脏病

• 通常无需药物治疗。

•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保证睡眠,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 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药物。

• 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和甲亢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2)有器质性心脏病

• 首先评估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 重点是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

• 如未诱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如室早可诱发室速或室颤,可按室速或室颤处理。

• 应定期随访评估,一般可每6个月检查1次。

• 室早负荷高(>10 000次/24 h)或室早负荷占总心搏数10%以上者,动态观察室早负荷变化。


06

何时需要导管消融治疗?

经保守治疗症状仍明显,并经临床心理科会诊,症状不是由对室性早搏的顾虑导致焦虑所致,或有左心室扩大或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经慎重评估后可建议导管消融,但适应证应严格掌握。


微信图片_20200814112912.jpg

图3. 室早诊疗流程


//
房性早搏
//


01

什么是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过早搏动。健康成人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约60%的人有房性早搏发生。也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肺部疾病的患者。房性早搏预后良好。


02

如何诊断房早?

房早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心悸、心脏"停跳"感,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乏力、脉搏有间歇等,也可无任何症状。根据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可做出诊断。

房早为提前出现的QRS波群,若不伴有传导阻滞或差异性传导,其图形与窦性心搏一致,其后常有不完全代偿间期。若其前有P波,PR间期≥0.12 s,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为房早。


微信图片_20200814112953.jpg

图4. 房早心电图


03

房早需要治疗吗?

• 房早通常无需治疗。

• 生活方式管理,消除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度疲劳、焦虑等诱因,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

• 焦虑情绪严重时可转诊至临床心理科门诊。

• 症状明显或诱发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应治疗。

• 合并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04

房早需要定期检查吗?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早患者需定期随访,一般可每6个月检查1次。复查以下项目:

• 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了解有无早搏增多,或出现房颤、房扑和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

• 超声心动图:评价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文献索引:张萍, 朱俊, 胡大一. 早搏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 19(07): 561-566.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