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连线】新冠感染的困惑问题:从病原学到临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是一场务实性的战斗,我们不仅需要坚定信念、同舟共济,更需要专业化、规范化的诊疗知识和防护知识!为更及时地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疾病特点,掌握诊疗方案,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及防控工作,《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新冠感染的困惑问题:从病原学到临床”栏目,战“疫”连线,共同答疑或探讨。【本期内容】微生物专家视角看新冠感染:汤一苇教授 新冠病毒从何而来?什么是零号病人?有什么流行病学和临床价值?世界范围内新冠流行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结局如何?抗体IgM什么时间产生?IgM的意义有哪些?新冠抗体哪里能做?目前核酸检测的单阳性、双阳性是什么概念?HIV阳性人群确诊新型病毒肺炎的条件和普通人群有什么区别?发热门诊筛查疑拟病例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做好鉴别诊断?患者出院后复查,发现大便核酸阳性还需要治疗吗?是否可通过轻泻药促进病毒排出?感染病专家视角看新冠感染:卓超教授到底该怎么抽丝剥茧发现病毒的来源?何时才能尘埃落定确定中间宿主?广东新冠出院患者复阳率13%,为什么和其他地方数据相差这样大,病毒是否不一样? 粪便及尿液中查到新冠病毒,尿液里的病毒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央空调容易产生感染,而壁挂式不会呢?为什么疫苗研发过程漫长?新冠病毒是否会像乙肝那样形成CCCdna,或者像艾滋那样隐藏在骨髓细胞里,形成无法完全清除的情况,一旦免疫力降低,就会再次爆发?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认知?有人说,其实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有轻微症状的,这类人可以传染人并且引起其他人严重肺炎,请问,目前有没有发现类似“伤寒玛丽”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携带传播者?请问,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点的传播途径中第二条“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如何理解相对封闭的环境?如电梯内,只能是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即飞沫传播,这和气溶胶传播如何区别?如何理解高浓度?和密闭空间的大小有关吗? 新冠病继发感染比例高吗?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会降低患者死亡率吗?临床专家视角看新冠感染:李琦教授新冠肺ARDS临床与以往认识有啥区别?无创通气延误了危重症治疗没?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治疗难点的把控?氧疗的误区:过高还是不足?新角度关口前移的意义何在?插管有创通气的风险与获益,价值大吗?气道管理的难点与瓶颈?肺康复何时开始?延迟吸收,还是机化?咋办?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恢复出院随访期的关注点?
2020-03-19 1141055 看过 免费 -
慢病管理e课堂第一期
慢病管理e课堂第一期本课程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交流使用。
2020-03-19 16847 看过 免费 -
系列课程
短视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教程(抗疫版)
2020-03-17 765182 看过 免费 -
田清平: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及合理用药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功能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老年病有其特别之处,应该尤为注意,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且病程长、病情重,多重用药的情况不可避免且十分普遍。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生对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进一步规范老年常用心血管病药物的合理使用,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后。2019年,《中国医学论坛报》官方新媒体平台“壹生”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刘梅林教授团队精心策划「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涉及冠心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常见疾病,以及抗栓治疗、晕厥管理等热点话题,并结合经典病例剖析疾病诊治思维。9位专家历时2个月,精心打磨出11节课程,欢迎持续关注!本期直播讲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管理及合理用药授课专家田清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直播时间2020年3月6日20:00-21:00
2020-03-14 161429 看过 免费 -
【夜间助眠】免疫力修复与提升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为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心理干预作为疫情防控的一部分,在提升求助者和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和心理韧性方面,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专业医学媒体,特别策划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学防控”专题,而心理干预是社区防控板块的重要组成。催眠和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有利于缓解压力,本期特别邀请英国Essex大学精神分析学硕士、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唐婧老师分享冥想放松疗愈音频,以期帮助公众有效缓解身心压力、增进积极情绪和躯体放松,维持平和、稳定、积极的心态,从而更有效的维持良好的身体免疫力、守卫自身的健康。
2020-03-13 616909 看过 免费 -
7年未确诊的病人——1例不寻常的高血压病例诊治
栏目简介不管你是学术大咖,还是临床小白,日常工作中肯定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病例,比如病情非常奇特的、诊断特别出乎意料的、治疗万分棘手的、病情变化异常急骤的……有时候,这些病例“神奇”到让你怀疑病人是不是出了bug。2019年2月,壹生特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周建中教授开设“周建中教授病例故事会”,跟大家分享他曾遇到的那些有点复杂、又有点“神奇”的病例。栏目第一季,讲述了12个表现各异的嗜铬细胞瘤病例,深受大家喜爱。2019年11月,“周建中教授病例故事会”第二季来袭,周建中教授又会带来哪些病例?资深专家多年疑难心血管疾病诊治经验,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第3期讲题7年未确诊的高血压病人——一例不寻常的高血压病例诊治直播时间2020年3月12日19:30-20:00授课专家宋颖 主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周建中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2020-03-12 37000 看过 免费 -
【图说指南】李素芳:高脂血症的基因治疗
|栏目简介临床医学是一个尚待完善和成熟的学科,因此知识进展常快,各种指南和共识层出不穷。医生面对的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需要广阔的专业知识做基础,但是医生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往往很难同时把所有的最新进展和指南全部掌握。基于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策划了《图说指南》小讲课栏目,在每周临床查房之余,组织高年资医生分享和解读权威指南,以新颖的图说形式,向心内科医生速递指南内容和临床规范。|本期课程第12讲:高脂血症的基因治疗|授课专家李素芳 副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上线时间2020年3月11日
2020-03-11 61196 看过 免费 -
系列课程
心血管医师技能提升项目热点专题病例专栏
2020-03-10 1041439 看过 免费 -
系列课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
2020-03-07 666095 看过 免费 -
【冥想放松】与内心对话
2020年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为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心理干预作为疫情防控的一部分,在提升求助者和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和心理韧性方面,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专业医学媒体,特别策划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学防控”专题,而心理干预是社区防控板块的重要组成。催眠和冥想作为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有利于缓解压力,本期特别邀请英国Essex大学精神分析学硕士、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唐婧老师分享冥想放松疗愈音频,以期帮助公众有效缓解身心压力、增进积极情绪和躯体放松,维持平和、稳定、积极的心态,从而更有效的维持良好的身体免疫力、守卫自身的健康。
2020-03-06 586588 看过 免费
直播预告
-
9月09日
19:00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想知道的都在这
-
7月31日
19:00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优化管理(1111111站)
-
8月28日
19:008月28日 | 2025年领航计划——健康未来医药同行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交流会
-
8月27日
19:0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8.27(一)
-
8月27日
19:0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8.27(二)
-
8月27日
19:0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十七)
-
8月28日
19:00王宏治:起搏器假性感知功能不足的心电图识别
-
9月10日
18:3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9.10
-
8月27日
19:0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8.27(三)
-
9月03日
19:00协同管理,动态优化——慢病健康守护计划项目(十八)
热门资讯
- 鼓楼医院: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滴眼液治疗难治性干眼症的临床报告
- 第二届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卒中救治同质化发展创新大会召开
- EULAR全球风向标 | URAT1抑制剂鲁兹诺雷钠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 COVID-19遇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不可忽视的双重威胁
- 会议预告 | 医防融合,共促发展:聚焦专科医院建设,推进银屑病诊疗规范化!
- 舒巴坦/度洛巴坦治疗严重AB感染(VAP)的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
- 闫卫红教授访谈:破局戈谢病诊疗困境,推动罕见病MDT诊疗模式快速发展
- 病例解读:舒巴坦-度洛巴坦为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 SIFIC热点速递丨大感控·新防线:后疫情时代三大耐药危机的破局之战
- 牛丰南教授访谈:多学科协作模式开启戈谢病诊疗保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