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机械通气是呼吸危重症医学的核心技术,也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历时三年余的新冠疫情进一步突出了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水平的薄弱。
针对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蕾教授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共同打造“机械通气”栏目,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机械通气应用水平。
01
什么是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呼吸支持方式。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建立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将氧气送入肺部,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从而替代或辅助患者的自主呼吸。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机械通气是其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之一。
然而,机械通气并非简单的操作。作为呼吸科医生,充分理解呼吸生理,合理选择通气模式和设置通气参数是其必备技能。不同的通气环节也存在着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02
机械通气应用存在的问题
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其他呼吸危重症相关技术,如体外膜氧合(ECOM)、肺部超声、血液净化等以熟练操作为主不同,机械通气是呼吸生理知识和应用技术的高度综合。
因此,缺乏正确呼吸生理知识、缺乏呼吸生理知识指导的呼吸机评价和机械通气应用是专业医务人员的普遍问题。此外,高昂的医疗设备和人力堆积也是现阶段和将来一段时间持续面对的问题。
机械通气必备基本功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朱蕾教授主编了《临床呼吸生理学》第二版、《临床肺功能》第三版、《机械通气》第四版等书籍,并结合临床实践,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共同打造“机械通气”栏目。
该栏目初步拟定五个系列,每个系列五节,第一系列为“机械通气的基础”,医务人员可以免费学习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朱蕾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机械通气’栏目的打造,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机械通气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应对呼吸危重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精彩抢先看:
·呼吸机的结构
·漏气、漏气量的判断与定位
·通气阀及相关装置
·机械通气模式
·机械通气参数
……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免费报名
朱蕾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
•先后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治疗科主任;现就职于华东医院呼吸科
•全国呼吸病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主任
•致力于创立并完善以呼吸生理为基础,以呼吸功能检查、呼吸支持技术和综合治疗为核心的呼吸病和呼吸危重症诊治理论体系
•代表作:临床呼吸生理学(1~2版)、临床肺功能(1~3版)、机械通气(1~4版)、体液代谢的平衡与紊乱(1~2版)、围术期重症监测与治疗
•主持(联合)制定《呼吸病学名词》,为呼吸病学领域名词规范的最高标准
用户学习须知
1、本训练营于6月14日正式开营,一共5天,结营后自动获取7天回看期,请大家把握好学习时间。
2、学习进度达到70%及以上,可解锁电子证书;
3、坚持打卡记笔记5天,可获得长期回看权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