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室早超过1万次,预后真的不好吗?

2022-10-2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本文作者:湖州市中心医院  程震锋教授


室性早搏 (PVC) 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PVC与预后的关系存在争议。


有种说法是PVC一天超过1万次就不好,建议射频消融手术,真的是这样吗?

近期,一项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旗下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PVC患者不必太过担心,其与普通人群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

1.jpg

文末可查看研究pdf原文


01
研究方法与结果

该研究纳入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县二级保健中心接受PVC评估的患者,他们既往无心脏病史,且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


根据性别和年龄,将PVC队列(820例)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3264例,样本量约为PVC患者的4倍)进行匹配,并在平均随访5.2年期间比较了两组受试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病率。


2.jpg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根据非劣效性分析,PVC组并没有更高的死亡率。倾向得分匹配的敏感性分析证实了这一结果。


3.jpg

图2  室性早搏患者的死亡率


4.jpg

图3  PVC患者与普通人群死亡率对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02
点评

按照每天的PVC次数,PVC患者被分成5个组(图2)。

  • 组1:5000;

  • 组2:5000-9999;

  • 组3:10000-12999;

  • 组4:13000-19999

  • 组5:>20000


从随访的结果来看,与PVC次数为<5000或没有PVC的普通人群相比,PVC次数为1万次或2万次以上的患者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别。


显然没有器质性心脏的PVC患者不必太过担心。笔者认为,如果没有明显症状,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结果没有明显增大,PVC次数哪怕超过1万次/天,是可以继续随访甚至不吃药的。



来源:震锋晨读


END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进入专题
!必读榜单.png

心血管引导.png

↓查看原文pdf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