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小肠是PJS息肉好发部位之一,易伴发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随着小肠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小肠镜已经成为PJS诊治的关键技术,在小肠息肉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PJS临床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对PJS诊治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为规范PJS的小肠镜诊治,推动PJS的内镜诊治并降低致残/致死率,促进该类罕见病相关医疗资源的普及,特制定我国首部PJS相关专家共识,为PJS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
推荐意见1:PJS属罕见病范畴,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200000。 证据等级:低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2: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最重要的致病突变基因为STK11(LKB1)。 证据等级:高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3:PJS的典型临床特征是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消化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消化道息肉是导致PJS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证据等级:高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4:PJS息肉可分布于全胃肠道,以近段小肠分布最为密集,病理类型以错构瘤性息肉为主。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5:PJS的诊断依据包括家族史、皮肤黏膜黑斑、PJS型错构瘤性息肉、STK11基因突变等。 证据等级:高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6:成人PJS小肠息肉初筛方法推荐CT小肠成像(CTE)、核磁共振小肠成像(MRE)和胶囊内镜(CE)等,儿童PJS初筛方法推荐腹部超声,用于评估小肠息肉的分布情况及有无肠套叠等相关并发症。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7:小肠镜是目前诊断PJS小肠息肉最直接的方法,可以明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并通过组织活检明确息肉性质及有无癌变发生。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8:PJS需与其他息肉综合征相鉴别,包括腺瘤性息肉综合征、错构瘤性息肉综合征、遗传性混合性息肉综合征等。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9:PJS患者接受小肠镜治疗前,推荐行胃镜及结肠镜诊治,切除相应部位消化道息肉。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10:推荐根据小肠息肉的形态特征及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方法行内镜下治疗。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11:PJS小肠息肉内镜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小肠镜下完成全小肠对接检查,并内镜下切除所有直径≥1 cm的小肠息肉。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12:7-18岁是PJS息肉内镜治疗关键时期,积极内镜干预治疗,可避免或降低外科手术率。对于需要内镜治疗的儿童PJS患者,建议转诊至小肠镜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中心接受治疗。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13:外科手术是PJS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当小肠镜治疗存在困难、息肉癌变、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14:雷帕霉素、塞来昔布、二甲双胍等药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认为可能具有减少PJS息肉负荷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临床应用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 证据等级:低 推荐强度:低
推荐意见15:PJS患者应自幼年开始进行消化道息肉动态监测。对于婴幼儿及少儿PJS患者,推荐腹部超声作为首选监测方法;对于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及成人PJS患者,可选择腹部超声、胃镜、结肠镜、CTE、MRE或CE检查实施监测。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中
推荐意见16:PJS患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高风险人群,应该终生进行肿瘤监测。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高
推荐意见17:为尽可能避免PJS遗传致病,可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或于妊娠早中期开展基因产前诊断等遗传阻断方式干预。 证据等级:中 推荐强度:高
作者:宁守斌 杜奕奇
内容节选自《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