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CCSN2024)于2024年10月16—20日在重庆市召开。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分享了以“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临床进展和规范化管理策略—— 挑战与希望”为主题的精彩大会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林洪丽教授接受专访,围绕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Q:在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我们面临哪些挑战?是技术的局限性,还是患者依从性的不足?
慢性肾脏病的合并症与并发症,在我们对其全程的诊断、治疗与管理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下降,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高磷血症、心血管事件(如心衰)&以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等。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非常关键,例如肾性高血压,若血压控制不当,会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同时,某些并发症和合并症也可能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伤,糖尿病会导致糖尿病肾病。因此,对慢性肾脏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在技术与治疗手段方面,随着我们对疾病认知和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新药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干细胞治疗等,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在诊断方面,新的AI技术和基因检测手段也逐渐被应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以实现更精准的治疗。
然而,除了技术限制外,患者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需要终身关注的疾病。患者需要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主动监测病情,定期到医院随诊,并按时服药(包括口服药物和静脉药物)。此外,患者还需调整生活方式,以配合医疗措施的实施。
因此,将患者纳入CKD合并症或并发症管理团队中,提高他们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医生和护士也应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关注度,加强对患者的科普教育。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医生和护士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以缩小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治疗差距。
由于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未来的分级诊疗将使得更多患者在基层医院接受治疗。因此,加强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也是推动慢性肾脏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Q:您认为多学科合作在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管理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资源,以优化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对于慢性肾脏病,如今大家日益重视多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复杂慢性肾脏疾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Patient First)的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患者的肾脏,更是其整体健康状况。
慢性肾脏病常常与其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免疫性肾脏病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补体相关肾脏病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紧密相连。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已有1.5亿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伴随着代谢和肾脏问题,且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因此,他们的疾病本身就具有多学科性质。肾脏在这些疾病中扮演着核心和关键的角色,肾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学科紧密协作。
到了疾病晚期,这种协作尤为重要。例如,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代谢异常的重要部分,可能导致血管钙化等问题。此时,除了药物治疗外,是否需要对增大的甲状旁腺腺瘤进行手术或微创治疗等,都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决定。此外,透析患者的骨折风险也增加,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老年肾脏病患者中,我们还需要重视肿瘤的筛查,因为很多肾病综合征是继发于肿瘤的。同时,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增加,抗肿瘤药物对肾脏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患者的整体状况,而不仅仅是单一器官的问题。
因此,未来多学科诊疗模式将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我们期待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能够越来越成熟,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Q:随着科技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在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管理上有哪些潜在的应用前景?
远程管理在实现患者自我管理方面至关重要。以自动化腹膜透析(APD)RPM远程管理为例,患者家中的腹膜透析机治疗参数、血压、体重及超滤量等数据能自动传输至医疗机构进行分析,这极大促进了患者自我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远程医疗在我国早有历史,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最初以远程会诊、远程指导手术为主。随着科技进步,如今甚至能远程操纵手术。远程医疗不仅对患者自我管理重要,还能助力不同层级医院间的会诊、疑难重症病人的讨论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通过实时场景传播,医生可远程查看病人状况、听取当地医护阐述病情、实时传输影像图,从而高效会诊,节约医疗资源。
患者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其到医院的就诊次数,降低了就医成本,同时早期干预减少了非计划性医院访视的风险,整体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花费。
关于AI技术,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瞩目,有人甚至担忧其会取代医生。然而,我认为人的大脑如同宏大的AI处理器,AI技术虽发展迅速,但仍依赖于芯片容量、临床决策模型的主动学习及思考等。AI技术可在辅助诊断、治疗方面提供帮助,特别是对全科医生在查看肾脏病理片子或影像学方面,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经验丰富的医生。
未来科技进步和医学进步将依赖于工业、结构学等基础医学,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等领域的进步。科学进步或超出想象,我们期待更多技术应用于医学,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手段。
林洪丽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肾脏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肾病学医师分会会长
辽宁省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论坛报赵静薇采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