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张瑞凤教授:肾病综合征需要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2021-12-10作者:李稳资讯
其他非原创

又 是 一 年 清 明 时

清明



近日,“京蒙肾病诊治进展暨内蒙古自治区血液净化质控会议”于线上顺利召开,十余位领域内大咖积极参与会议,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交流。会后,《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张瑞凤教授接受访谈,畅谈肾病治疗的临床热点话题。


2.1.png


京蒙肾病诊治进展暨内蒙古自治区血液净化质控会议上,您所在中心的孙宇医师带来了一例极具参考价值的肾病病例,请您向我们简要介绍下该病例都有哪些特点?诊疗思路上有哪些亮点?

张瑞凤教授:本例患者为42岁男性,主诉为水肿2月余,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双下肢水肿,后逐渐累及双眼睑、双上肢。除间断双下肢痉挛无其他不适。个人史、既往史等无特殊。阳性查体主要为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所以,总的来说,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较为明确。另外,由于患者没有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梅毒、艾滋病的筛查均为阴性,无恶性肿瘤表现,无特殊用药史(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等,考虑患者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既往PMN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却是肾病综合征(NS)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占到成人NS病例的35%。


在PMN的发病原因方面,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分析。第一种是积极利尿导致的低血容量,第二种是急性间质性肾炎,但是由于患者一方面没有特殊用药史,另一方面也没有发热皮疹等表现,所以暂不考虑,第三种是罕见情况下肾静脉血栓导致的肾坏死。患者本身是户外工作者,平时多有肌痛,初始治疗碱化尿液,血肌酐就恢复了正常,考虑是横纹肌溶解。诊断明确之后,后续的治疗也就更有针对性:一方面抗横纹肌溶解,一方面处理急性肾损伤。患者后续的结局也是令人满意的。总的来说,PMN起病原因复杂,需要明确诊断,对症治疗,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本例患者磷脂酶A2受体 (PLA2R)阳性,作为PMN的主要治疗靶点,PLA2R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PMN的治疗,请您谈谈目前临床针对PLA2R阳性群体的诊疗策略如何?

张瑞凤教授:原发性膜性肾病中,70%-75%的患者体内存在抗PLA2R 抗体,2%-5%的患者体内发现抗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7A (THSD7A) 抗体 。PLA2R是2009年发现的MN主要靶点,极大地推进了MN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是,aPLA2Rab在MN患者中确实具有高度特异性,已经成为MN诊断、预后和治疗的有效标志物。PLA2R是哺乳动物甘露糖受体的4个成员之一,尽管该受体在人足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中高度表达,但针对PLA2R的自身抗体仅诱导肾病综合征,而不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明显损害。在肺组织中,PLA2R或微生物被内吞和呈递,触发气道驻留、抗原呈递细胞(APC)成熟,激活的APC可以依次刺激和激活T细胞,然后激活B细胞。浆细胞在循环中分泌并释放自身抗体,抗PLA2R抗体在肾小球中积累是导致肾脏损害和MN的发病机理。尽管单独评估抗PLA2R抗体可能无法捕捉原发性MN患者中发生的全部机体免疫反应,但是,考虑到抗PLA2R抗体的假定致病作用和B细胞耗竭疗法表现出的治疗功效。阻断B细胞成熟、分化特别是PLA2R特异性记忆B细胞的生产,或许对膜性肾病也是有益的治疗途径。


目前肾病综合征的主流治疗方案如何?请您分享一些药物的排兵布阵的经验。

张瑞凤教授: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严重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然而,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却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辨别与个性化治疗就成为此类疾病的重中之重。 今年9月,日本肾脏病学会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phrology上发布了2020年临床实践指南的英文版,就肾病综合征的分类进行了详尽梳理,并根据3种病因出具了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MCD)、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PMN。对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首先,对于MCD群体而言,糖皮质激素是其标准治疗方法,具有高回应率。初始治疗可采用口服泼尼松龙,每日1次,剂量为0.8-1.0mg/kg/d(最大剂量60mg/d),缓解后需持续1-2周。激素需根据以下步骤逐渐减少,每2-4周减少5-10mg。当激素剂量降至5-10mg/d时,需至少持续6个月。此后逐渐减少用量,并在大约1年内停止使用。对于糖皮质激素吸收受损并伴有严重肠水肿的患者,可考虑静脉给药或糖皮质激素脉冲治疗。


然而,MCD经常复发,许多病例可表现为频繁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比如,在6个月内复发2次以上,或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在减量或停止治疗后,连续复发,导致患者不能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当肾病综合征复发时,糖皮质激素的剂量等于或低于初始剂量。对于复发患者,可在糖皮质激素中加入环孢素,可使蛋白尿缓解,并防止复发,有利于肾功能的保持。环孢素起始剂量1.5-3.0mg/kg/d,并根据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用量调整。此外,还可考虑加入环磷酰胺(50-100mg/d)或咪唑立宾(150mg/d)。


当肾病综合征因MCD频繁复发或糖皮质激素依赖时,可在糖皮质激素处方中加入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1.5-3.0mg/kg/d)、环磷酰胺(50-100mg/d)或咪唑立宾(150mg/d)。此外,若患者对以上免疫抑制剂无反应,还可加入利妥昔单抗。然而这些药物并非一线用药。总的来说,建议对复发型MCD肾病综合征的成人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素。


同样地,对于FSGS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的起始治疗为口服强的松龙,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0.8-1.0mg/kg/d(最大剂量60mg/d),连续2-4周。严重病例可考虑激素脉冲治疗。缓解后,可开始逐渐减少泼尼松龙的用量,但最佳持续时间尚未确定。在一项观察性研究中,学者认为激素平均维持时间应在6个月。


由于证据不足,对于因FSGS复发和糖皮质激素依赖患者的治疗,其治疗策略参考MCD复发和糖皮质激素依赖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激素耐药的成人原发性FSGS,使用激素+环孢素进行联合治疗;对于激素抵抗的成年原发性FSGS患者,使用霉酚酸酯和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治疗。


最后,对于PMN群体,其初始治疗包含了:①单独的保守治疗(支持性治疗、生活方式管理、饮食管理);②激素的单药治疗(泼尼松龙:0.6-0.8mg/kg/d,持续4周)或③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如果患者在保守治疗6个月后没有反应,则推荐②和③治疗方法。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