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克罗恩病的上消化道表现

2021-02-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伴有溃疡的慢性炎症性肠病(IBD)。CD的内镜典型表现为纵向溃疡和鹅卵石外观,但鹅卵石的表现并不经常出现。此外,在缺血性结肠炎、白塞氏病、胶原性结肠炎的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与CD一样的纵向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是 CD 的典型组织学表现因此,从活检标本中检测肉芽肿,能够使诊断更加准确。据报道,在40%-60% 的手术标本和15%-36% 的活检标本中可以检测到肉芽肿 。


CD 患者炎症病灶通常是回肠和结肠,也可累及口腔到肛门的整个胃肠道。除了下消化道 (GIT) 外, 上 GIT (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肠) 也可显示炎症性病变。因此,食管胃十二指肠镜 (EGD) 被认为是检测临床特征和进行鉴别诊断的关键


CD 的上消化道病变由 Gottlieb 在1937年首次报告。虽然随后又报告了几例 CD 患者上消化道病变的病例, 但是数量很少 (2%-3%)。


自1980年以来,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诊断准确性的提高,许多关于CD上消化道病变诊断的报告也随之增加。结果显示, CD 患者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生频率从未降低 (30%–75%)。


食管病变


据报道,在CD患者中,食管病变的发生率在0.2%~6%之间。其检出率低于胃或十二指肠病变。轻微病例中,内镜下表现为食管呈散在的糜烂。


中度病例中,口疮样病变和溃疡交织在一起,且常呈纵向趋势(图1a-c)。


在严重病例,会出现纵向排列溃疡,鹅卵石外观和管。Decker等报告食管病变,包括溃疡、糜烂、狭窄和瘘,分别为85%、40%、20%和5%。De Felice 等研究结果示浅表性溃疡、糜烂、深层溃疡、假息肉、狭窄和瘘管的发生率分别为58%,50%,13%,4%,17%和8%。


然而,这些病变并不特定于CD,因此必须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如胃食管反流病、嗜酸细胞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病毒性和真菌感染、结核、血管炎和恶性肿瘤。


如果在食管活检标本中发现肉芽肿,必须将其作为CD对待,进而通过内镜进行诊断。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26.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29.jpg

图1 CD食管病变呈纵向  a远观;b病变近观;c靛胭脂染色


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CD患者食管病变的治疗策略。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建议使用PPI治疗CD患者食管病变。但是,PPI单药治疗不适用于食管病变的维持治疗,因此可以考虑应用免疫抑制剂。


其他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局部布地奈德和生物制剂,也被认为是有效的。


这些药物的使用要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已表明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病变。扩张治疗对食管狭窄也是有效的,扩张治疗主要副作用是食管穿孔和出血。



胃部病变


与食管病变相比,CD患者胃部病变相对常见,表现为竹节状外观(图2)、胃窦部糜烂以及Hp感染的胃溃疡(图3)。到1980年,丹等报道CD患者上消化道典型内镜表现为斑片状红、小溃疡。


而Laufer等人在胃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中观察到胃的多发性表浅糜烂是早期CD的特征性表现。随后,大多数关于CD患者胃损害的报道都集中在胃窦部糜烂性病变上。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31.jpg

图2 克罗恩胃部竹节样病变(a白光 b靛胭脂)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34.jpg

图3 克罗恩胃窦部糜烂(a白光  b靛胭脂 不规则糜烂)


在CD患者中,糜烂通常包括扁平发红、疣状胃炎和口疮样糜烂,其形态学特征包括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纵行糜烂区。然而,有CD的糜烂性胃炎和无CD的糜烂性胃炎往往很难区分。


据报道,胃体病变的合并频率为34%-45%。胃病变包括黏膜水肿、黏膜红肿和颗粒状黏膜,而“胃病变”被认为包含与胃炎有关的非特异性表现。因此,这些表现对于CD患者敏感性很低。1997年,首次报道了CD患者出现竹节样外观。


这些病变的特点是纵向皱襞肿胀,有侵蚀性裂隙或线状,在54%的CD患者中发现,病灶主要位于贲门和胃体上部小弯。


虽然白光内镜能充分观察到竹节样外观,但靛胭脂染色内镜(图4a-d)观察更清晰。根据以前的报道,胃内竹节样外观的发生率为38.3%。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36.jpg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38.jpg

图4 CD患者竹节样外观(a-b 白光,c-d靛胭脂)


胃部病变并不总是反映疾病活动。不管病人处于活跃状态还是处于缓解状态,都观察到竹节样外观表现。因此,竹节状外观可以作为CD的替代标志。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41.jpg

图5 CD患者的溃疡(a PPI治疗抵抗,b TNFa抗体治疗后愈合)。


十二指肠病变


CD患者可观察到各种十二指肠病变,包括纵向或不规则糜烂(图6a)、溃疡、口疮样病变、沟槽样改变(图6bc)和十二指肠球部和第二部分的隆起性病变。十二指肠的糜烂、溃疡和阿弗他溃疡的表现与相似,十二指肠第二部分的病灶呈纵向排列。


沟槽样改变是有规律地穿过皱襞引起的糜烂。颗粒状黏膜及结节状皱襞可见明显观察到隆起性病变,当它们呈纵向排列时,病变称为“佛珠状隆起性病变”(图6d)。


微信图片_20210219162143.jpg

图6 CD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呈纵向(a)十二指肠(b,c)第二部分的沟槽样外观。十二指肠上角(d)佛珠样隆起性病变


关于CD患者十二指肠病变的发生率,Cameron等人报道发生率为21%,而Sakuraba等报道十二指肠球部的发生率为31.9%,十二指肠第二部分为18.1%。


同时,Sakuraba等人认为十二指肠第二部分的沟槽样外观具有CD特异性。十二指肠病变的频率相对较高,但小病灶,例如沟槽样外观和糜烂易在白光内镜检查中漏诊。因此,靛胭脂染色在检测微小病灶时是必要的。


据报道,十二指肠的肉芽肿发生率为0-49%。十二指肠和胃部肉芽肿的检出率在不同报道中存在显著差异。


CD十二指肠病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的主要有美沙拉秦、皮质类固醇、6-巯基嘌呤、硫唑嘌呤和质子泵抑制剂。球囊扩张被认为是治疗十二指肠狭窄的一种选择。有严重狭窄和瘘管形成的顽固性病例需要手术治疗。近期研究显示,抗肿瘤坏死因子对难治性CD有效。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内镜检查,并于早期开始治疗,可能使病人避免手术。


作者:宁波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一泓小树林

文章首发自“一泓小树林”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