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权威发布|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

2022-12-21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21221171059.png

肝移植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唯一有效的方法,但长期慢性肝病状态以及手术打击导致的营养障碍和器官功能不全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康复干预在肝病和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国内外的认可,早期康复不仅可降低患者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以减少再入院机会[1-2]。ACLF肝移植患者中如何实施康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并推广康复治疗在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改善ACLF患者肝移植预后,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在前期ACLF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共识的基础上[3-6],进一步提出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干预的重要性,并组织相关专家制定该共识。共识主要包括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康复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个体化康复方案。


(以下内容为共识精简版)



1 ACLF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



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情复杂、个体化差异大,难以统一康复方案。康复评估一方面可以排除肝移植禁忌,预测预后,另一方面康复评估分级可以为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并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8-10]。康复评估的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功能评估、心脏功能评估、躯体功能评估。


1.1   呼吸系统功能评估


1.1.1   常规检查


推荐意见1:除了常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外,ACLF患者应进行感染筛查和胸部影像学、血气分析、肺功能、心脏超声检查,以了解通气和换气功能。如存在肺损伤或HPS或POPH,应对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肺动脉压和通气血流比例进一步分级评估。(推荐等级:BPS)


1.1.2   呼吸驱动


推荐意见2:ACLF合并严重肝性脑病患者,应常规进行头颅CT筛查,必要时行TCCD和脑电图监测,以了解中枢呼吸驱动是否受损。(推荐等级:1C)


1.1.3   呼吸动度和气道自我保护能力


推荐意见3:建议常规采用主观胸廓柔韧性和活动度、主被动咳嗽力量分级、咳嗽峰流量、超声膈肌活动度和增厚率等了解气道分泌物廓清能力、评估膈肌移动度、厚度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的患者需每日进行撤机评估。(推荐等级:1B)


1.1.4   肺功能储备测试


推荐意见4:对于非机械通气并可以配合患者,建议采用改良Borg量表联合6MWT评估患者的呼吸运动储备和耐受能力。利用肺通气功能测试仪器检测肺活量、FEV1、呼气峰流速等指标可以动态评估患者康复效果。(推荐等级:2B)


1.2   心脏功能评估


推荐意见5:(1)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ACLF患者的基础心脏情况;(2)建议ACLF患者术前常规行心肌酶学、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评估肺动脉压;(3)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CTA或造影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和程度,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应请心血管内科评估血管重建指征;(4)围手术期评估心脏功能,还应结合手术麻醉时长、出血量、输血量、无肝期时间和移植物冷缺血时间等因素,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改变。(推荐等级:BPS)


1.2.5   围手术期心脏的综合评价


推荐意见6: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ACLF患者中,建议采用MET或6MWT对心脏储备功能进行初筛,对于储备异常的患者,建议行进一步心肺运动测试,定量评估peak VO2、AT等指标,指导分级康复干预。(推荐等级:2C)


1.3   躯体功能评估


推荐意见7:ACLF的躯体功能应在评估营养状态和全身状况的基础上,从肌肉含量和质量、运动耐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三个维度进行等级评价。依据各中心特点,选用合适的评估量表和方法。(推荐等级:1B)



2 ACLF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



肝移植受者进行早期快速康复治疗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ICU入住时间[65]。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康复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应依据前述评估分级、病情演变和严重程度,合理制定不同耐受程度的个体化康复方案。


2.1   呼吸功能康复


推荐意见8:建议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制定。昏迷和完全机控通气患者,采用被动的体位、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物理治疗方式;撤机过渡期应减少镇静和降低呼吸肌辅助力度,在被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包含咳嗽和膈肌刺激的主动循环呼吸技术,每日进行神志、气道自我保护能力、膈肌功能等相关的撤机评估,撤机后仍维持一段时间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康复模式;完全主动的锻炼模式则要求患者病情稳定后完全遵嘱配合,通过康复师指导、逐级提高时间和强度的形式,提高患者无氧运动耐受。(推荐等级:1B)


2.2   心功能康复


推荐意见9:心脏康复干预,应以基础心脏病评估为基础,在保障氧输送前提下,采用逐级升高强度或频率的躯体运动方式,如床旁踏车→坐立→站立→辅助步行→自主步行→慢走→快走→慢跑,同时适当增加阻抗运动,如提重物、抗阻踏车或行走,以提高氧摄取率,最终达到能生活自理、低氧或无氧运动耐受的目标,均适用于术前预康复和术后心脏康复。(推荐等级:1B)


2.3   躯体功能康复


推荐意见10:(1) 对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针对其股四头肌等负重的大肌群实施每日30 min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并进行每日唤醒,根据病情开展四肢关节被动活动。(推荐等级:1C)
(2) 对于清醒可配合患者,术前指导其进行30~60 min、达到≥150 min/周的有氧运动或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案。术后根据肌力情况进行四肢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级床上被动脚踏车训练。(推荐等级:1C)
(3) 对于意识清楚且有一定肌力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四肢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借助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床上踏车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床边坐起等的功能活动训练。(推荐等级:2C)


3 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的安全性



在心肺移植和一般重症患者中,围手术期康复显示良好的安全性[75-76]。而ACLF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情复杂多变,康复干预带来的安全性隐患必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诱发低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血和疼痛不适等是临床医师最关心的问题[77]。因此,有必要建立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康复运动科和心理科等多学科一体参与的康复团队。然而,从对重症患者实施干预的证据表明,早期康复和活动诱发低氧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极低(分别为1.9‰、3.8‰),总体不良事件仅0.6%[76]。术前腹部大手术的预康复能有效提高者摄氧水平,改善高风险手术患者结局的同时并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这种干预在肝移植术后也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65, 75, 78]。


呼吸和康复的物理治疗更有利于患者血氧改善,促进早期撤机。甚至有学者认为,对于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肝移植术后实施即刻(<1 h)撤机也是安全的[79]。依据康复评估的等级实施个体化干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甚微,已有的肝移植早期康复研究并未报道类似不良事件[80-82]。由于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术后创面血栓形成不稳定,大多数移植中心不建议术后24 h内进行较为激进的体位和活动,如俯卧位、站立和行走,这对于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凝血功能较差者风险更高。除此之外,早期的康复有利于促进血液流动,减少预防性抗凝的使用,也部分间接避免了出血的风险。


推荐意见11:建议对ACLF患者围手术期早期康复阶段实施呼吸、血流动力学和出血风险监测。建议康复运动在术后24 h后实施。存在氧输送不足如急性呼吸窘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凝血紊乱如活动性出血、大量深静脉栓塞脱落风险和切口广泛愈合不良者,应暂缓实施运动康复。(推荐等级:1B)



"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免疫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围手术期康复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12): 2701-2708. 
"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