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药品耗材信息采集工作,全方位开展面向生产端和流通端的追溯信息采集,打通追溯信息全链条,为实现医药领域全链条治理,协同推进“三医”(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贡献医保力量。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自2024年4月启动国家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工作以来,已累计采集追溯码信息158.06亿条,覆盖全国所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定点医药机构88.09万家,接入率达94.7%。
付超奇主任介绍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总体框架
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具备四大功能:一是保障药品耗材质量安全,维护人民健康;二是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基金安全;三是发挥大数据治理作用,促进相关机构精细化管理;四是加强数据联动赋能,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付超奇介绍,追溯码的应用能够实现药品耗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追溯,从而达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目前,在流通链的下游环节,追溯信息采集工作进展顺利,来工作重点将转向上游环节,即面向医保药品耗材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展追溯信息采集。
按照“12345X”的思路,我国正积极推进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平台建设:“1”即搭建1个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平台;“2”即实现国家级、省级两级部署;“3”即开展采集、部署、调用3项工作;“4”即传输追溯码、医保编码和商品码“三码”映射关联、大中小包装级联、追溯码识别规则、全链条追溯4种信息;“5”即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定点医药机构、参保群众5类主体;“X”指赋能保险、银行、人工智能等其他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生产企业须上传三码映射关联信息、大中小包装级联信息、生产环节追溯信息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流通企业须上传流通环节追溯信息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定点医药机构须上传销售环节追溯信息至省级医保信息平台,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利用基础版追溯码识别规则进行核验通过后,将销售环节追溯信息上传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付超奇指出,通过追溯码的应用,相关部门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便捷精准地发现虚假购药、串换药、回流药等利用药品来骗保的行为。下一步,国家医疗保障局也将依托追溯码这一核心载体,形成全场景、全口径、全链条的采码、赋码、用码的生态,让合法经营的行业参与者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记者 佟艳华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