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进入冬天,气温逐渐降低,运动相对减少,出汗等体液消耗减少,血容量相对较多,并且气温降低后血管收缩,外周应力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血压波动,因此心脑血管病出现高发趋势。
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感受,春天和夏天时血压平稳,降压药可以少吃甚至不吃,秋冬季时血压出现不稳定,降压药就要加量了。
另外进入冬季后,室内外温差较大,日常活动在室内室外转换过程中,对心脑血管的刺激相对增强,也是易发病的原因之一。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冬季应该密切关注血压和血糖血脂的波动,如有相关基础病,可以在家中配备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一次。
血糖不稳定时,每天监测。
血糖较稳定时,建议在食谱改变及生活规律变化时监测血糖。
血脂检测,建议2-3个月进行一次。
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如果轻度异常,可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如果持续异常较严重,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避免积重难返。
秋冬季大家普遍有“贴秋膘”和“进补”的习惯,特别是在北方,天气比较寒冷,大家倾向吃一些高热量食物,比如烧烤、火锅等都是冬季餐桌上的最爱。
甜食、高盐食物等在冬季摄入量也较大,从而导致血脂、尿酸、血糖等升高,对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
秋冬饮食忌过咸过甜过于油腻等食品,应以清淡饮食为主,绿色蔬菜为主,现代研究绿色蔬菜含有保护血管内皮的成分。
从中医学角度,并不是特别主张冬季“进补”,比如吃一些热量高或者“大补”的食品药品。
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夏天虽然天气热,但是出汗多,吃生冷较多,容易伤肠胃,建议吃一些温性食物。
而冬天天气寒冷,加上取暖干燥,人的毛孔闭塞,阳气郁于体内,反而容易“上火”,建议多吃一些清淡养育阴液的食物。
所以老话讲“冬吃萝卜夏吃姜”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因此,冬季膳食,仍以蔬菜为主,蛋白摄入可以豆腐、鱼肉、牛奶、鸡蛋为主,植物蛋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已被国际研究所证实。
牛羊肉等“进补”建议每个月1-2次,可以汤羹的形式,而不建议大量摄入。
来源: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引起心梗脑梗的10个因素,3个不可改变,7个可以改变,看看都有哪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