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 N:0.25 mg/kg阿替普酶是将来的希望?

2022-07-2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移动式卒中单元(MSU)是一种配备CT扫描仪和神经病学专家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的救护车,能够进行院前治疗。与传统的院内治疗系统相比,它们可以缩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与当前的标准剂量阿替普酶相比,替普酶具有潜在优势。替通常较便宜,具有较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改善PAI-1耐药性,可以单次推注给药,无须输液泵等设备即可快速治疗,使替普酶在院前环境中更实用。几项临床试验表明,替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优势,但这些试验均未在院前环境中进行。

2022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的Mark W Parsons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TASTE-A试验结果,目的在于验证以下假设:与阿替普酶相比,在MSU中施用替奈普酶会在到达医院时产生更好的再灌注。

TASTE-A试验是在墨尔本MSU以及澳大利亚VIC墨尔本的五家三级医院进行的II期随机开放标签试验。主要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MSU中随机分组,在发病4.5小时内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0.9 mg/kg[最大90 mg],静脉注射,10%为1分钟一次推注,90%为1小时一次输注),或研究药物替奈普酶(0.25 mg/kg[最大25 mg],静脉推注10秒以上)。随后,送往医院接受持续治疗。主要结局是通过CT灌注成像评估患者到达医院时的灌注病变的体积。

2019年6月20日至2021年11月16日期间,104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接受替奈普酶(n=55)或阿替普酶(n=49)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3岁(IQR 61-83),基线时的中位NIHSS为8(5-14)。

到达医院后,替奈普酶组的灌注病灶体积(中位数12 mL[IQR 3-28])明显小于阿替普酶组(35 mL[18-76]);校正发生率RR 0.55,95% CI 0.37-0.81;p=0.0030)。90天时,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mRS 5或6分的比例分别为15%(8例)和20%(10例)(aOR 0.70,95%CI 0.23–2.16;p=0.54)。在90天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9%(5)和10%(5)(aOR 1.12,95%CI 0.26–4.90;p=0.88)。两种治疗方案在36小时内均未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截至第90天,共13起严重不良事件:替奈普酶组5个(5%),阿替普酶组8个(8%)。

最终作者认为,与阿替普酶相比,在墨尔本MSU中使用替奈普酶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早期再灌注率,且未发现任何安全问题。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相关链接

神经领域6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天坛影像 | 扩散加权成像中几个相关概念与图像解读


程忻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指南解读: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2021版)


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亟待解决的问题


JAMA: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


以嗝逆为主要表现的边缘叶脑炎1例报告


日本卒中学会卒中治疗指南(2021)


卒中溶栓者,使用抗凝药与颅内出血关系多大?


丘脑枕周围的神经结构


溶栓奇遇记—反反复复的纠结


一个病例引发的思考:前庭阵发症


不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如何提高疗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