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黄健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泌尿外科与男科器械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主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总编辑
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有效干预:是关键,也是“痛点”
多数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雄激素去势治疗(ADT)2~3年时会出现去势抵抗,且几乎所有患者都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1]。CRPC 是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既往治疗方案有限、生存获益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一直是临床的痛点与难点。
nmCRPC作为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是遏制CRPC进展和转移的关键治疗窗。研究显示,nmCRPC患者每年的疾病进展风险为34%,全因死亡风险为16%,位居前列腺癌病程各阶段的第二位,仅次于mCRPC[2]。大约1/3的nmCRPC患者单独使用 ADT 后两年内即发生转移,进展为mCRPC阶段,每年疾病进展风险由34%上升为74%,每年全因死亡风险由16%激增至56%,且90%的mCRPC患者会发生骨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3% [2-3]。因此,在nmCRPC阶段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延缓肿瘤进展、改善整体预后十分关键。但由于nmCRPC临床关注度较低,真实世界临床中确诊患者数量远低于实际患者数量,很多患者错失了早期干预机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窗。
过去20余年里,研究者们对nmCRPC 的多种疗法进行了尝试,但均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期,也未能改写标准治疗[4-5]。对雄激素受体(AR)具有更高选择性和亲和力的新一代AR抑制剂(ARi)在nmCRPC领域的成功探索,改写了国内外临床指南,nmCRPC患者迎来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规范监测、早期识别、善用新型“武器”;延缓转移、改善生存、维持生活质量
公益科普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推力。CUA近期发起了“U医公益行”大型活动,组织全国范围内泌尿外科知名专家,定期下基层开展疾病筛查、公益手术、健康教育等公益活动,服务基层人民百姓,呼吁全社会“关注泌尿系疾病,关爱泌尿病人,为爱携手同行”。与此同时,公益科普将以更多形式、更多渠道展开,我们将结合网上义诊、科普演讲、科普书籍等多种形式,减轻一线医疗机构压力;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健康达人评选活动,调动医疗人员的积极性,规范有效、可持续地开展公益科普工作。在这里,我也呼吁所有的泌尿外科人以公共健康宣传为己任,每一个泌尿外科医生的努力,都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