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直接提问!大咖来解答!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 李雪灵 金钦阳
女性的血压波动与月经周期、绝经前后的激素水平有关,因此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75%绝经过渡期女性会经历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和盗汗,国际指南指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激素疗法(HT),且用于短期使用,但先前研究的数据显示联合激素疗法可能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危害。然而,单独考察口服雌激素效果的研究表明非口服途径的雌激素给药与较低心血管结局风险相关,对于不同激素给药方式对绝经期血压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Hypertension上一项队列研究确定雌激素制剂给药途径和与绝经后妇女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该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自加拿大艾伯塔省相关的省级卫生行政数据,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纳入2008.4.1-2019.3.31期间年龄≥45岁、连续服用≥2次雌激素治疗处方的女性,主要结局为高血压事件,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计算口服激素治疗与非口服激素治疗(经皮、阴道或肌肉注射)女性高血压的风险比(HR)。
该研究人员共纳入了112240例仅使用雌激素的患者。受试者的基线特征按使用雌激素的途径分类。最常见的使用途径是阴道,其次是口服和透皮使用。开始使用雌激素的最常见年龄在50~59岁之间,使用透皮激素疗法的妇女明显比口服和阴道激素疗法的妇女年轻(P分别为0.02和0.03)。大多数女性使用雌激素超过3年(中位数),与给药途径无关。口服雌激素使用者的合并症评分明显高于经皮或阴道雌激素使用者(P=0.001)。
口服雌激素,与经皮和阴道雌激素相比,与高血压发生率增加有关(口服与经皮:HR 1.14 95%CI 1.08~1.20);(口服与阴道:HR, 1.19;95% CI 1.13~1.25)。年龄队列显著改变了雌激素给药途径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联(图1)。口服雌激素给药途径与经皮雌激素给药途径之间的关联更强,与年龄较大的队列相比,口服雌激素给药途径与高血压的关联更强(趋势P<0.02),而口服雌激素给药途径与阴道给药途径之间的关联更强。
图1 不同年龄分层下激素治疗途径引起高血压的危险比(HR)
与雌二醇相比,使用结合雌激素(CEE)与高血压风险增加相关(CEE与雌二醇 1.08 ;95% CI 1.04~1.14),但与雌酮无关(CEE与雌酮 1.00;95% CI 0.93~1.10)。年龄队列显著改变了CEE与高血压风险(P<0.001)。
雌激素暴露时间与高血压风险呈正相关(图2A和2B)。当按给药途径分层时,较长的口服雌激素使用时间与高血压风险的最大增加显著相关,其次是阴道和透皮使用(图2)。当按雌激素配方分层时,观察到CEE和雌激素使用时间较长与高血压风险的最强关联,与雌二醇使用时间的相关性较弱。
较高的雌激素日剂量,与给药途径或雌激素类型无关,与高血压概率的线性增加显著相关(图2C和2D)。与经皮和阴道形式的相同剂量相比,口服形式的较高日雌激素剂量与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相关(图2C)。通过雌激素制剂的日剂量分析表明,与相同雌激素剂量的CEE和雌酮相比,雌二醇的使用与高血压风险最低相关(图2D)。
图2 雌激素暴露时间和每日限定剂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A和B,雌激素暴露时间;C和D,每日限定剂量雌激素,根据给药途径和雌激素配方对数据进行分层。
结论:口服雌激素治疗与女性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在使用雌激素激素治疗的绝经期妇女中,最低剂量和最短时间非口服雌二醇与最低的高血压风险相关。
来源:心在浙里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4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住院医师应知应会100例》荐读:例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HFpEF应三联用药,不常规推荐β阻滞剂! JACC子刊实践指导
水果、全谷物、蔬菜吃得少,居不健康饮食前三!柳叶刀子刊中国心血管病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