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年7月24日,2022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尤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崔富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以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尚佳教授在圆桌会议环节探讨扩大乙肝治疗适应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医学论坛报》将梳理圆桌会内容要点,以飨读者。
今天为大家带来谢青教授对于“为什么要提出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看法。
谢青教授:中国现阶段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刻。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疾病负担。我国乙肝感染者约7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2000万~3000万。中国在乙肝防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于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差距仍比较大。
为了消除乙型肝炎,我国在预防、筛查和治疗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提前达到WHO提出的目标。但是由于患者、环境、检测技术以及药物可及性和可支付性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在慢乙肝患者筛查和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最近几年,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我国扩大慢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到了很重要的时刻。
扩大筛查 扩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前提是尽早发现 HBsAg 阳性、有潜在疾病进展风险和需要治疗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及早接受治疗,进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和降低死亡率。近几年,我国政府和中华医学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22年发布的《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进一步提出对一般人群做到应筛尽筛,特别是对HBV高危人群,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接触者、孕妇、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和抗HCV药物治疗者等应进行HBsAg筛查,做到应筛尽筛。
积极治疗 在扩大筛查的基础上,最终是希望让更多患者能够接受治疗。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断发展,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强效、低耐药、高安全性的抗病毒药物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家做了大量工作,使药物可及性和可支付性不断得到提升。因此,目前完全有条件扩大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使更多慢乙肝患者获益。
现有证据证实,即使ALT处于正常参考值区间,患者也可能有潜在疾病进展风险[ALT异常值的判定,我国大多采用高于参考值区间上限,即18岁以上男性>50 U/L、女性>40 U/L(不加入5'- 磷酸吡哆醛),男性>60 U/L、女性>45 U/L(加入5'-磷酸吡哆醛)]。因此,《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建议进一步降低ALT阈值,把启动抗病毒治疗的ALT阈值确定为男性30 U/L、女性19 U/L,以减少相关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HCC及肝病相关死亡。
另外,对于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如果存在低病毒血症,这些人群也需要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综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到了扩大慢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关键时刻,我们也完全有条件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为慢乙肝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机会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