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董超教授 云南省肿瘤医院
肿瘤最早的疗效评价标准是WHO标准,后来引入了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最初,肿瘤治疗主要是化疗药物,以单纯的肿瘤增大或减小为治疗评价标准,但靶向药物、免疫药物问世后,这样单一的评价维度就已不太适用。因为TKI药物如瑞戈非尼,具有抑制肿瘤增殖、抗血管生成、免疫增强等作用。即使用药后肿瘤大小没有变化,但由于抗血管生成作用,肿瘤可出现坏死、密度改变。故在临床上使用时,针对TKI或免疫药物需使用全新维度的治疗评价标准。
药尽其用和当换则换两个理念并不矛盾。药尽其用的理念,是希望患者得到最大获益。药尽其用的情况下患者病情仍出现临床进展,此时则应该当换则换。
在小分子TKI类及免疫药物治疗问世之前,mCRC的治疗能够选择的药物较为有限,传统的治疗理念是药尽其用的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患者依然需要遵循药尽其用的治疗理念,确保患者在治疗周期中接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等等。随着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和方式进入到临床之后,筛选药物的目标人群更加精准,同时对于一些无法耐受化疗、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展开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必要时需要采取当换则换的治疗理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