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8年7月26~2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感染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年会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年会,也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美国感染病学协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的首次联合会议。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任委员卢洪洲教授介绍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首届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杰出贡献奖设立情况及获奖专家。
7月29日,在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专场上,大会隆重举行了“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任委员卢洪洲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首次设立“杰出贡献奖”,旨在表彰在热带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教学方面曾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专家,并激励青年学者积极投身热带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翁心华与潘孝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詹希美、首都医科大学卢思奇、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克洲、南京医科大学吴观陵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李思温7位教授获此殊荣。
据悉,该奖项是由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现任委员推选,学会委员投票产生,最后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决定最终入选人选。评选条件:70岁及以上仍在为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疾病防治和研究做贡献的老专家;曾担任省级及以上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以上学术职位;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技奖励;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社会影响。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任委员卢洪洲教授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太生教授为获奖专家颁奖。
获奖专家主要业绩和贡献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由华山医院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历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科学会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传染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长期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脑囊虫病治疗,各种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专长,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及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于发热待查病人的病因诊断以及种中枢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翁心华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吡喹酮治疗脑囊虫,曾与科内同道获卫生部科技成果进步奖乙级。1996年被剑桥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在SARS流行期间,担任上海市SARS防治专家组组长,并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发表论文百余篇,内容涉及长期不明发热的临床、军团菌感染、脑囊虫的诊断与治疗、败血症、血吸虫病、结核病、真菌病、医院内感染等诸多方面。参加《实用内科学》《传染病学》、《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综合本)、《中华内科学》等30余本参考书的编写,并任《实用内科学》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副主编、《现代感染病学》主编。《传染病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作为《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课题研究成员获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乙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缓症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詹希美教授
从事寄生虫学教学、研究30多年来,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及七年制、八年制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上,将传统医学向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观转移的医学教育思想融入教材。在教学实验方面,本人将传统的以形态学为主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以启发性思维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实验寄生虫学。将科研中方法比较先进、结果比较稳定的实验移植到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来,建立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获得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申报的《人体寄生虫学》于2004年被广东省评为精品课程,同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人体寄生虫学》网络课程2008年获中华医学会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
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广东省高教厅基金,校重点学科基金等24项课题。率先开展对广州管圆线虫基因的研究;在原虫、蠕虫、昆虫等的生态分类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寄生虫病、热带病的控制网络系统、自动监测系统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首都医科大学卢思奇教授
建立了以研究贾第虫为主的医学原虫研究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培养了多名博、硕士研究生。曾获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在国内率先开展贾第虫和贾第虫病的现场和实验室研究,历经了从初始的流行病学调查到对细胞核仁的观察,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贾第虫纯(无菌)培养虫株和贾第虫长爪沙鼠和C57BL/6N小鼠动物模型;在国际上首次以超微结构证实了贾第虫细胞核内具有核仁结构;在该虫糖代谢通路、骨架蛋白、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组型等方面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主编 “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副主编英文教材和著作各1部 ;参编 ( 译 )著作和教材 共20 余部。
在兼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主任委员(连任两届)期间,为学会建设和学术活动开展做出了贡献;此外,还曾兼任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现兼任《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和《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委。
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克洲教授
1960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教授,1993年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吕贝克大学进行病毒性肝炎研究。1991—1997年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996-2002年任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卫生部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传染病分委会第三、四届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兼第三届肝炎学组组长,暨浙江省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六届副主任委员。暨浙江省第一、二届、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卫生部药物评审专家成员,兼任《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杂志》等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感染病杂志》副主编,《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流行病杂志》、《中华急诊医学》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从事传染病、热带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56年,曾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在中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人类病毒性疾病》、《实用肝脏病手册》,参编《传染病学》等著作20余部。主持抗日本血吸虫病新药锑-273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和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基础研究,分获1997和200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参加艾滋病、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1991,1998,1999)。此外,主持和参加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1984,1986,1995,2003),省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老科学技木工作者协会授予中国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称号(2006)”。
南京医科大学吴观陵教授
吴观陵,江苏南京人,1940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2-1965年研究生毕业(导师:赵慰先)。1985-1986年考取WHO奖学金赴美国研修,现为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务。吴教授曾任职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创建江苏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
学科建设:作为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学科带头人期间,吴教授潜心组织本学科建设与发展,该学科曾获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攻关、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30余项。
教学:吴教授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颁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主编主译著作9本,其中,主编了业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大型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第3、4版。
科学研究:吴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分子免疫学和免疫流行病学,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省部级奖7项,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专业影响力:吴教授作为国家高层决策的咨询专家,积极为我国的疾病控制和防治献力献策,先后应邀为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务院领导作专家咨询,参与国内外相关领域评估活动。如作为中方主席,率团赴美出席“中美新出现传染病研究与发展政策对话会”;曾任WHO/UNDP/World Bank TDR Steering Committee for Schistosomiasis评审委员,(英国)皇家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学会中国区主席;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多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专家等。此外,吴教授曾任多个国家级、卫生部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李思温教授
1959年浙江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历任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研究实习员、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和所长。1994年后先后担任浙江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委员会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双萘羧酸付品红治疗血吸虫病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带领的团队经过近千种药物筛选试验,发现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具有明显杀灭作用,且毒性低,是将其发展为预防血吸虫病药物的基础。主持的“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课题被列为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药学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多学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为20世纪90年代血防科研的一项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为国内外首创,并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2年杜邦科技创新奖、200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1996,200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潘孝彰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及研究生班,其后一直在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为解决疑难发热及罕见病的诊断,为抢救危重的全身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奔走之地遍及大半个中国,北起包头、北京,南抵福建、江西等省,东起舟山,西达宜昌、西安,不断地发扬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为全国服务的传统。
在繁忙的医疗,教授工作中曾二次领衔科研项目,其中《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项目获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该成果使危害极大的囊虫病由“不治之症”进入了“可治之症”时期,此疗法沿用至今,获益的老百姓无数。《上海地方志》将此成果收入其中,认可该项工作是上海人民对全国所做的贡献。另一项《肠杆菌科细菌快速诊断》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该成果缩短了诊断时间,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90年代在美国举世闻名的Sloan-Kettering 纪念医院进行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从实验室证明“鸡尾酒”疗法的可能,发表过重要论文。
在紧张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出版的专著及巨著不断,主编的专著有《现代感染病学》、《艾滋病防治学》、《新发传染病学》及《禽流感染和人类流感》;任常务副主编的巨著有《实用内科学》,该书已有60年历史,已再版13次,销售量居医药书籍之首,为培养几代中国临床医师做出贡献,任副主编的书籍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审的书籍有《疑难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治疗学》《艾滋病诊疗》等,参编书籍18本。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邢英报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