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补钙冷知识:揭秘科学补钙的 6 大真相

2025-04-22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e74fd46f0a8d50663a4c3fa6bf5d9af.png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


想象一下,你的骨骼就像一座宏伟的城堡,而钙就是砌墙的砖头。如果砖头不够,城堡会怎样?裂缝、坍塌,甚至一阵风就能吹倒。

可现实是,我国人均钙摄入量仅391 mg,不到推荐量的一半,这意味着多数人的骨头正“偷偷变脆”。更扎心的是,你以为的补钙妙招,可能全是坑。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和幽默,带你避开误区,让骨头“硬核”起来!



补钙误区:这些“伪科学”,你中了几条?


01
骨头汤补钙?喝100碗不如喝1杯牛奶




骨头汤看似浓郁,实则钙含量微乎其微。据分析,200 ml骨头汤仅含4~10 mg钙,而成人每天需要800 mg,这意味着你得喝至少100碗!更糟的是,汤里全是脂肪和嘌呤,补钙不成反长胖。 


02
豆浆替代牛奶?钙含量差的不止“亿点点”




豆浆虽含植物雌激素,但一杯豆浆的钙≈几十粒豆子,仅为牛奶的1/10。想靠豆浆补钙?可能需要每天灌10升。


03
狂吃钙片就能高枕无忧?小心结石找上门




钙片过量可能引发便秘、肾结石,甚至干扰铁、锌吸收。记住:分次补、随餐补、睡前补才是王道。 



科学补钙:4 步打造“钢筋铁骨


01
吃对食物:钙源排行榜TOP5




  • 牛奶/酸奶:300 ml≈300 mg钙,吸收率高达30%。 


  • 绿叶蔬菜:芥蓝、油菜钙含量≈牛奶,还附赠维生素K,助钙入骨。 


  • 豆腐/豆干:卤水豆腐钙含量是豆浆的10倍,但警惕草酸高的菠菜“拖后腿”。 


  • 小鱼干/虾皮:连骨吃,钙含量爆表,但高血压患者慎选(盐分高)。 


  • 坚果/芝麻酱:一小勺芝麻酱≈100 mg钙,但热量高,别贪嘴。 


02
补钙黄金搭档:维生素D+K2




维生素D:皮肤晒太阳20分钟≈200 IU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维生素K2:绿叶菜、纳豆中含量高,像“导航”一样把钙精准送到骨头里。 


03
运动+晒太阳:不花钱的补钙神器 




负重运动(快走、跳绳)能刺激骨骼“抓牢”钙质,而阳光是天然的维生素D合成器。每天30分钟户外活动,骨头密度噌噌涨。 


04
钙剂选择:对症下药才有效 




  • 无机钙(碳酸钙):含钙量高(40%),但需胃酸分解,适合胃好人群随餐吃。 


  • 有机钙(柠檬酸钙):吸收不依赖胃酸,适合胃肠敏感者,但价格略贵。 



补钙冷知识:这些细节让你事半功倍


d773aec318a9c509295190cd1f099e4.jpg


☑ 最佳补钙时间:睡前+餐后2小时 


血钙浓度在夜间最低,睡前补钙能减少骨骼“自我消耗”。 


☑ 少盐少咖啡,钙质不“溜号” 


高盐饮食会让钙随尿液“逃跑”,而咖啡因每天超3杯,钙流失风险翻倍。 


☑ 焯水去草酸,钙吸收翻倍 


菠菜、苋菜焯水1分钟,可去除80%草酸,告别“钙结石”。 






补钙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全生命周期的“硬核投资”。青春期存钙、中年保钙、老年防流失,每一步都关乎未来能否“昂首挺胸”。

记住,科学的补钙=吃对+动对+晒对+补对。

别再让骨头“酥”成渣,现在就端起牛奶,走出门晒太阳吧!毕竟,谁不想老了还能跳广场舞呢?


END


来源: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