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每日新闻·大会报告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3(第二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2023-09-1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30824132940.jpg


每日新闻·大会报告


ICU智慧化呼吸治疗平台
未来就在眼前



报告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立新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医疗单元,也是医疗高精尖设备集中应用的医疗单元。这些设备的正常运作、管理维护、数据采集、指标判读、故障处理等方面,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就是呼吸治疗师的角色。呼吸治疗师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个体化的分析及系统的管理。由于其工作性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连续性,同时面临劳动密集性强、工作异质性大、专业人员较少和时间成本高等现状,因此,ICU医疗质量不是看ICU某个最高水平医务人员,而是这个ICU团队水平最低的医务人员,称之为“漏斗理论”,另外,ICU发生的意外事件约有70%左右非人力可以预防,因此,发展智慧化ICU呼吸治疗平台实现同质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算法模型,针对现有呼吸治疗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研发呼吸治疗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快速智能化分析,提示临床中各种风险预警[如机械通气早期识别、人机不同步识别、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预测等]。此外,平台还将呼吸治疗常用操作技术进行步骤拆解,制定规范的技术操作程序,如呼吸力学、死腔比、SBT试验、气囊漏气试验等,同时整合患者实时监测数据,归纳总结治疗过程,建立一体化、可回顾的呼吸治疗平台,实现自动获取数据信息、识别异常情况、提示相关治疗的建议,以文字形式保存在交班模板中,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解决人员少、劳动密集性强、工作异质性大的问题,完善不同层级医院呼吸治疗工作无法达到同质化诊疗的问题,从而实现无差别、同质化的诊疗目标。

ICU智慧化呼吸治疗旨在实现在集成ICU所有医疗设备实时数据的基础上,与医院的HIS系统、LIS系统等数据全面链接,对每一名危重症患者的疾病情况、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分析、预判,并结合呼吸治疗师等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自我优化、升级,实现对每一名危重症患者同质化呼吸治疗管理,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团队还在研发智慧化呼吸康复平台、智慧化护理平台和智慧化医生工作平台,通过努力,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立真正具有实际运行价值的智慧化ICU管理平台。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
ICU,without wall


报告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 康焰



重症医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从2003年的SARS、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治,特别是近三年新冠疫情的重症救治,充分凸显了重症医学在挽救患者生命中的能力与价值。重症救治的理念也为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人民群众所熟悉。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症医学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医疗救治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体现了学科的价值,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住院医师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建立,从执业资质到职称晋升渠道畅通,从国家科研立项到全系列研究生培养,重症医学作为学科的各项属性日趋完善,为这一新兴学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症医学是一门研究损伤和疾病导致机体向危及生命,乃至死亡的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治疗的临床学科,对“重症”的正确理解是重症医学的核心。

重症是指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机体器官功能失常或衰竭,需要给予持续的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的“动态”过程。“重症救治”全程包含了对导致重症的病因去除与原发疾病的治疗,对处于“重症”的器官功能的密切监测与持续支持,对“功能关联”器官功能的保护及机体整体平衡的维持。

“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是ICU中最核心的工作。因此,将一家医院的“重症”患者集中起来,由受过重症规范化培训,取得相应资质的医、护、技团队进行集中管理,是患者能获得良好结局的前提;掌握专科知识与技能,与专科医师密切协作,快速、正确地处理病因和原发疾病,是保证重症患者最终康复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专科ICU”应该是“专科‘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的场所”,依然需要在重症患者集中管理、重症救治团队培训与资质、救治场所与设备配置,以及多学科协作四大要素方面高度整合。

重症救治能力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基础与体现,也是一家医院安全与社会责任的需要。医院重症救治能力的水平对各专科发展起到支撑平台的作用,专科的发展也是重症医学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

对一家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而言,业务的增长势必带来更多源于不同系统和器官的“重症”。由此,“重症亚专业”的细分和“专科ICU”的建立应运而生,但其共同点均在于对源于某一个器官损伤的重症患者的“集中管理”。救治理念也涵盖受损器官功能的支持、原发疾病的控制及功能关联器官的平衡。救治团队也应该接受过规范的重症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构建这样的“重症亚专业救治模块”,既能细分重症医学科的亚专业,亦能满足不同专科对“专科重症”的救治需求及学科完整度的要求。

“重症”是患者的一个“动态”或“过程”,针对院内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成为“重症患者早期筛查、预警、快速处理”的现实要求。“智慧重症”系统的建立,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真正在运用层面实现了“ICU,without wall”。建立一个完整的“智慧重症生态”,才能真正实现重症医、教、研、管的精准、高效,才能在重症学科联盟、区域互联、远程覆盖上实现真正的同质化、规范化运行,最大限度发挥重症医学的临床意义和学科价值。

从规范诊疗到深化研究:

国际背景下中国20年肺栓塞照护发展历程




报告者:中日友好医院 翟振国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致死性疾病。我国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PTE诊治和综合临床管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诊断意识显著提升,病死率显著下降,防治能力与欧美逐渐接轨。

早期阶段 早在2001年,在王辰院士、程显声教授引领下开展的溶栓治疗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明确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溶栓方案为临床适用方案,证明尿激酶2小时溶栓方案与12小时方案有相同的效力及安全性,这些研究结论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发展阶段 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肺栓塞协作组共同努力下,基于中国肺血栓栓塞症注册登记研究(CURES)构建了国内最大的肺栓塞真实世界专病队列,获得了病人长期随访的数据,填补了国际肺栓塞队列研究中大样本的东亚人群数据。

深化阶段 从2016年开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肺栓塞精准医学课题,通过CURES研究来源的样本数据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探究中国人群易感基因,为未来病因探寻及机制研究开拓道路。

近年,我国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领域有了新突破,明确我国CTEPH流行病学和诊治现状,在临床、病理、影像、生物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CTEPH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证据。

未来,我国需在VTE-PTE-CTEPH开展系列工作:有效提升住院患者VTE预防水平、建立及优化智能化PTE诊疗路径、探究CTEPH病程演进及长程管理策略,系统构建我国VTE-PTE-CTEPH“促防诊控治康”全流程管理模式。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2—2023)


报告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郑劲平


肺功能检查对临床诊断、严重度评估、疾病预后及随访管理等意义重大。2022—2023年度在诊治指南的标准化、预计值方程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新进展。

我国发布了肺功能检查技术规范——脉冲振荡技术(IOS)检查,对IOS的检查方法、质量控制提出技术规范和临床应用建议,该项无需用力呼吸的肺功能检查技术更适合用于健康筛查等;便携式肺功能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亦助力推动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检查。

我国的肺量计国家卫生行业标准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一步保障了肺功能仪器的规范开发及质量控制。我国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及4~17岁少年儿童IOS的正常参考值和预计值方程式,结合检查技术规范的推广将对基层开展;基于FEV1、FEF50%和FEF75%三项呼气流量指标的我国肺龄预测方程的建立对推动肺功能检查的科学普及、体检筛查提供了辅助诊断工具。

国内外肺功能评估及临床应用进展包括基因和环境等因素对肺功能损害的影响,IOS预测学龄前哮喘儿童学龄时期的肺功能,肺功能发育轨迹异常的早期识别为肺功能损害治疗提供早期预防和治疗机会,COPD的多维评估工具包括FEV1/FVC比值评估COPD严重程度,DLCO预测COPD恶化风险和死亡率等。此外,还包括COVID-19感染后肺功能长期随访,以识别及注意肺功能异常和治疗处理,FEV1和FVC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监护和维持肺功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等。

烟草病学2023年度进展

报告者:中日友好医院 肖丹



2023年度,烟草病学领域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将综述其中具代表性的研究进展。

在吸烟流行状况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揭示了全球范围内的烟草流行趋势。该报告还特别提到并称赞了北京控烟经验——“北京控烟一张图”。在国内,《北京第四次成人烟草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9.9%;根据2022年上海成人烟草流行调查报告,上海市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降至19.4%。

关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研究CKB发现吸烟显著增加了56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和22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另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肺功能正常但有呼吸症状的吸烟者,戒烟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戒烟治疗方面,中国戒烟队列研究(CNTCCS)发现我国真实世界的戒烟成功率为21.74%。我国的“在线戒烟项目”也在不断发展。除此之外,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临床戒烟指南,将强有力地促进全球范围内戒烟治疗的规范性与可及性。

在成果转化方面,今年世界无烟日期间,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发布“呼吸系统疾病基因检测自助采样系统”,旨在通过展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高戒烟意愿与成功率。

未来,我们需要从流行监测、个体化戒烟、群体管理等多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创新,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吸烟及烟草依赖的精准防治及管理体系研究”模式,以支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转自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官方微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