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症监护病房内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指南共识

2023-08-0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重症监护病房内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1


1. 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2.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3. 宜使用有效含量≥2 g/L 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 2~3 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4. 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

5. 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

6. 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7. 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

8. 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2

1. 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2.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 置管时间大于 3 d 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4. 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5. 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

6. 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7. 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 7 d~10 d 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8. 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

9. 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3

1. 应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2. 若无禁忌证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 30°~45°,并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3. 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 6 h~8 h一次。

4. 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 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6. 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7. 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 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9. 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10. 呼吸机内外管路应按照下述的方法做好清洁消毒。

11. 应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的消毒如下

a) 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 1~2 次;

b) 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

c) 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节选自《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