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黎莉教授
REVERCE研究的结果将对结直肠癌治疗领域中可获及药物的优先选择顺序问题带来改变。在对REVERCE研究进行解读数据时,研究者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优先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其循环肿瘤细胞(ctDNA)表达的基因存在较多变化,可能因此导致了后续治疗的不稳定。而瑞戈非尼作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前后患者基因变化并不明显。虽然瑞戈非尼目前进入中国时间较短,但REVERCE研究结果的发布对结直肠癌二线治疗无疑带来了一定冲击。当然研究最终能否改变临床实践,仍需要时间及更多临床实践数据。
REVERCE研究中,我们发现持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mCRC)的生存获益更加的明显。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还发现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肿瘤后续的突变率显著增加,而先用瑞戈非尼后这种突变率较低。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单一一个临床试验的结论还不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未来,随着瑞戈非尼的上市,尤其是进入大病医保后,临床应用的机会更多。我们在真实世界中,可以开展更多的观察性研究,以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另外,在临床使用中我们也发现瑞戈非尼在治疗中的一些优势人群。例如,以前没有用过靶向药物、PS评分较低、肿瘤负荷较小及生物学行为较好的患者。我国指南指出,前面只要使用过三个化疗药物的就可以使用瑞戈非尼,并不要求一定使用过靶向药物。这与瑞戈非尼的优势人群恰好相吻合,因此,在瑞戈非尼的使用中,临床可以更加的宽泛,灵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