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该如何进行运动康复治疗?

2023-11-2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4比1.jpg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专题内容



目前全球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估计6430万人。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随着对心衰机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的增加,心衰患者生存率有了一定增高,预后有一定改善,但心衰致残、致死率仍较高,心衰患者运动耐力无变化,生活质量差。近年来,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众多益处,目前均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得到了积极推动。本文将总结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治疗最新进展策略。




01

心力衰竭与运动康复简介


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的定义:确保心脏病患者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社会功能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以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过主动的生活。


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医学评估、运动训练、心理咨询、营养咨询、教育及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医疗(五大处方),其中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基石。


200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HF-ACTION研究首次证明运动对心衰患者有效、安全。该研究入选了2332左室射血分数(LVEF)<35%,NYHA Ⅱ~Ⅲ级的稳定型心衰患者,随访时间为30个月。结果显示运动可使心衰全因死亡和全因再住院率下降11%(图1),运动使心衰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下降15%(图2),运动可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患者运动耐力,安全性较好。


图片

图1 两组患者全因死亡或全因住院风险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图片

图2 两组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此外,运动康复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同样有效。2015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入选了276例HFpEF患者(LVEF>45%),中位随访时间19周。结果显示,运动可提高HFpEF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和生活质量(图3),运动不影响HFpEF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图4)。


图片

图3  森林图显示运动训练对心肺健康的影响,测量为峰值摄氧量(ml/kg-1·min-1)和生活质量,使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评分(MLWHF)评估心衰和保留射血分数的参与者


图片

图4  运动训练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因此,心衰运动康复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指南的推荐。《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推荐心衰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证据级别:ⅠA)。《2021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所有有能力的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心力衰竭住院率。对于那些患有更严重疾病,虚弱或有合并症的患者,应考虑有监督的、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


02

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流程及运动模式


1. 心衰运动康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急性(包括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生命体征平稳者(Ⅰ期康复);

慢性:NYHA Ⅰ~Ⅲ级,稳定性心衰


(2)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1)ACS早期(2 d内);(2)恶性心律失常;(3)急性心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4)静息血压>200/110 mmHg;(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或心内膜炎;(7)有症状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8)严重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9)急性全身性疾病;(10)心内血栓;(11)近3~5 d静息状态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或运动耐力减退;(12)低功率运动负荷(<2Mets,或<50W)出现严重心肌缺血;(13)糖尿病血糖未控制理想;(14)急性栓塞;(15)血栓性静脉炎;(16)新发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等。

(1)过去1~3 d内体重增加>1.8 kg;(2)正接受间断或持续的多巴酚丁胺治疗;(3)运动时收缩压降低;(4)NYHA 心功能Ⅳ级;(5)休息或劳力时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6)仰卧位时静息心率≥100 次/min;(7)合并有运动受限的疾病。


2. 心衰心肺耐力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


CPET可通过测定人体在休息、运动及运动结束时恢复期每一次呼吸的氧摄取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和通气量(VE),及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和发现患者运动出现的症状,全面客观地把握患者的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是目前综合判断心肺功能最准确的检查,也是实施心肺康复的客观综合指标。


主要参数

无氧阈值(AT)

最大摄氧量(peak V02

代谢当量(MET)

运动中有氧代谢转化为无氧代谢的交界点

细胞的最大摄氧能力

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

反映机体耐力情况

反映人体最大有氧代谢及心肺转运O2和CO2的能力

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3. 心衰心肺耐力评估——六分钟步行试验


目的

评估运动能力大小、指导居家康复治疗

用于危险分层

低危:6MWD >450 m;

中危:6MWD 300~450 m;

高危:6MWD<300 m;

极高危:6MWD <150 m

用于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强度(km/h)=6MWD×10/1000×(0.6~0.8)


图片

图5 心衰运动康复流程


运动处方是慢性心衰康复治疗方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遵循FITT-VP原则,即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形式、渐近性。



03

心衰患者不同运动方案



运动种类

运动强度

时间

频率

运动进度

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步行、跑步

推荐以无氧阈(AT)为标准

目标水平:20~60 min/次,≥5次/周(须包括5~10 min热身和整理运动)

6~8 周后可逐渐加强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① 认真评估;② 学会识别高危患者;③ 正确处理糖尿病患者运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抗阻运动

自由举重/哑铃,踝部重量袋,弹力带,滑轮或力量训练机

需评估肌肉衰减是以肌肉力量为主还是肌肉维度为主,个体化制定运动强度

每次训练 8~10个肌群,目标:每个肌群每次训练 1~3 组,从1组开始循序渐进,每组10~15 次,组间休息2~3 min

每周应对每个肌群训练2~3次,同一肌群练习时间应间隔至少48 h

当患者能轻松完成3 组训练并每组重复10~15 次,重量可增加约 5%

①注意调整呼吸模式;② 抗阻运动前、后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③ 运动时保持正确姿势;④ 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或呼吸急促等,应停止运动;⑤ 对抗阻运动可能存在风险的慢性心衰患者,应从低强度开始,并监测血压和心率

柔韧性运动

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

一般关键肌肉群牵拉3~5次,每次20~30 s

一般关键肌肉群牵拉3~5次,每次20~30 s

2~3次/周

循序渐进增加肌肉群的牵拉次数

① 应根据动作的难度、幅度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② 防止拉伤。

呼吸肌训练

缩唇呼吸训练

练习时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形,使气体缓慢均匀地从两唇间缓缓吹出,吸气时闭嘴用鼻缓慢吸气,稍屏气后行缩唇呼气,吸与呼时间比为1∶2

腹式呼吸训练

患者舒适位站立或坐位,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腹部,鼻子慢慢深吸气,尽力将腹部鼓起,然后以口呼吸,尽量将腹内收(此时口型为鱼口状),呼吸要深,尽量延长呼气时间,10 min/次左右

人工对抗阻力呼吸训练

可借助呼吸训练器,患者含住气球吸嘴,收拢嘴唇,使吸嘴将舌体下压,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缓慢用力吸气,自我调节吸气流速,直至浮标球全部吸起,要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尽量将吸气时间保持较长,使浮标球在相应的高度停留时间长,然后将吸嘴拔出,缓慢缩唇呼气,放松休息 2 min后下次锻炼。2~3 次/d,10 min/次左右



来源:好医术心学社




好文推荐TOP10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丨高血压规范化诊疗


发现颈动脉斑块意味着什么?


动态血压的监测方法及诊断阈值丨高血压规范化诊疗


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临床医生必须知道……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丨高血压规范诊疗


三四十岁发生心肌梗死,多数是因为这种原因!


四肢血压测量方法及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丨高血压规范化诊疗


总胆固醇超过7.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9 mmol/L,必须马上治疗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安定类药物中毒,该怎么处理?


室扑与室颤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