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第四节
肺部感染
例11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病史摘要】 女性,50岁。间断咯血伴低热3个多月。
【CT征象】 肺窗示两肺内粟粒状及小结节状病灶,密度欠均匀,边缘欠清晰,其中右肺下叶结节内可见一小空洞,壁厚为2 mm,两肺散在纤维索条影,叶间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图5-4-11A~C)。
【重要征象】 两肺多发粟粒状及结节状病灶,分布不均,大小不一。
【CT拟诊】 ①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② 肺腺癌伴转移。③ 转移瘤。④ 硅盐沉着症(矽肺)。
【最终诊断】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评 述】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可分为急性粟粒型、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与结核菌进入血液循环的途径、数量、次数及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有关。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早期X线表现为两肺野密度呈磨玻璃样增高,约10天后出现分布均匀、大小为1.5~2.0 mm、密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匀的多种性质的病灶,小者如粟粒,大者为较大结节,可出现钙化、空洞及纤维索条状病灶。
CT表现
①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主要分布于两肺上、中野,下肺野较少。
② 病灶大小不等,小者为1~2mm,大者10mm左右,呈粟粒状、小结节状及小片状。
③ 病灶密度各不相同,一般呈较高密度,边缘模糊或清楚,较小病灶在常规CT平扫其边缘模糊,但薄层(1~2mm)扫描其边缘清楚。
④ 多种不同性质病灶如增殖、渗出、钙化、空洞及纤维索条状影常混合存在。
鉴别诊断
① 硅盐沉着症(矽肺):肺内多发或弥漫性小结节,大多直径小于10 mm,主要见于肺上叶,但小结节病灶较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密度高,而且边缘清楚,有融合趋势,小叶间隔增厚并伴肺大疱,有粉尘吸入病史,可以区分。
② 转移瘤:病变分布以两肺下叶为主,常较大(直径为5 mm以上),其边缘清楚,结合临床病史及随访观察,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③ 肺腺癌伴转移:当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状或小斑片状病变时,应与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前者病变多见于两肺中、下野,且分布不均匀,某些部位病变密集,而某些部位则较稀疏,有时可见较大的结节,常有磨玻璃密度结节或片状磨玻璃密度影,查痰中癌细胞常阳性;后者在临床上有较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抗结核治疗有效。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CT读片指南》实体书(附赠主编签名照)]
👆(截图至微信扫码享限时折扣优惠购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