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肺功能检查是运用特定的手段和仪器对受检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价,是临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评估的重要内容,能够确定并量化呼吸系统功能的缺陷和异常。近年来,肺功能检查已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外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广泛应用。
肺功能检查设备在应用中,患儿的呼吸道与检查仪器管道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通路。在检查过程中患儿需反复多次用力呼吸,其呼吸气液、咳嗽咳痰的飞沫均可停留于通气管道中或黏附在管道表面造成污染。其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可以被其他受检者用力吸气时吸入呼吸道,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室温条件下细菌在被感染的飞沫中可存活长达9 h(3 h后60%仍可存活,6 h后为48%,9 h后为28%),其生存能力随周围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当粒径较小时,含有病原体的液滴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会更长。
根据来源的不同,肺功能检查中的医源性感染可分为:
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播,最为常见且感染风险最高,如细菌、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可漂浮在管腔的空气中进行传播;另外,当受检患儿有口腔黏膜损伤、牙龈出血时,更易感染。
患儿的唾液、飞沫及体液沉积或附着于肺功能检查仪器表面或地面。液滴可被附近人吸入呼吸道,从较大的液滴蒸发出的小液滴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分散时会感染其他较远宿主。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0):787
往期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