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跟着病例学 | 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与治

2023-05-29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30519163453.jpg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学习👆👆


提高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防治水平,对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残率和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生应重视健康教育,加强随访筛查,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基础上予以药物干预。


本期作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匡洪宇


患者,女,5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视物模糊一月”就诊。患者5年前体检测空腹血糖18.1 mmol/L,无“三多一少”症状,予以“米格列醇”0.5 g一日3次口服,“甘精胰岛素”睡前16 U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波动于7~12 mmol/L。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无视物变形、视野改变。病程中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家族史。


查体:身高159 cm,体重81 kg,BMI 32.0 kg/m2,一般状态良好,体型肥胖。双眼睑无肿胀,无内外翻及倒睫,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前房常深,虹膜纹理清,晶状体透明。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HbA1c:8.8%。甘油三酯:5.32 mmol/L;总胆固醇:5.36 mmol/L。尿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26.4 mg。眼底照相:双眼底可见微血管瘤、点状出血。荧光素眼底造影:双眼网膜微血管瘤呈强荧光,小片出血遮蔽荧光,余未见异常。


  • 病例特点

1. 中年女性患者,病程短,体型肥胖,血糖控制欠佳;

2. 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明确。


结合病史及检查,给予患者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 治疗方案

予以二甲双胍缓释片1 g每日2次口服,度拉糖肽1.5 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进行降糖治疗。空腹血糖维持在5~6 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6~10 mmol/L。联合非诺贝特200 mg晚餐中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晨起口服。同时予以羟苯磺酸钙0.5 g每日3次口服以改善微循环。


  • 3个月后随访

患者体重下降11 kg,HbA1c 5.4%,尿蛋白(~),甘油三酯1.37 mmol/L,血糖控制于5~8 mmol/L,无低血糖发生。血压120/75 mmHg。眼底照相未见著征。


经验总结

① DR应重视健康教育,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② DR筛查首选免散瞳眼底摄片。


③ 内科治疗可选用羟苯磺酸钙、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和血明目片、双丹明目胶囊、银杏叶提取物、胰激肽原酶。


④ 严格掌握DR转诊指征和时机,注重多学科协同诊。



知识链接
跟着大咖学查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01
健康教育


强调常规眼底检查及每年随访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进而达到DR早防早治的目的。


02
危险因素控制


血糖管理

推荐用药:

各类降糖药物均可通过血糖控制达到防治DR的效果,但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降糖药可能增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发生风险,DME患者应避免应用该类降糖药。


血糖控制目标:

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


据《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综合控制目标:

空腹或餐前血糖 4.0~7.0 mmol/L;

餐后血糖 5.0~10.0 mmol/L;

睡前或凌晨血糖 4.4~7.8 mmol/L。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综合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 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血压管理

推荐用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阻断剂,常见药物包括替美沙坦、缬沙坦、卡托普利等。

功能主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推荐首选RAS阻断剂。可用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降低心血管风险。

推荐剂量:个体化给药,不同剂型用量不同。

血压控制目标:推荐个体化血压控制目标。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目标应<130/80 mmHg。

注意事项:不推荐RAS阻断剂作为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预防DR的常规用药。双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妊娠期患者禁用。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血脂管理

推荐用药:非诺贝特。

功能主治: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轻度NPDR;成人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型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推荐剂量:一次0.2 g,每日1次。

注意事项: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肌肉功能失调和横纹肌溶解症。此外,可能出现胃肠道消化功能失调、转氨酶升高、过敏性皮肤反应等。


03
定期筛查


首选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其具有诸多优势:直观;可记录;操作简单;减少进一步检查及治疗费用;可整合远程医疗,提高筛查效率。


但需要注意,免散瞳眼底摄片不能完全替代全面的眼科检查。部分糖尿病患者瞳孔过小和(或)患有白内障时,免散瞳眼底摄片的摄片质量常不达标,应转诊至眼科进一步检查明确眼底情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01
内科治疗


羟苯磺酸钙

功能主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DR及肾小球硬化症。微血管损伤,伴有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病,手足发绀。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的辅助治疗。

推荐剂量:一次0.5 g,一日3次。

注意事项:严重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的患者应减量;可能会诱发重度超敏反应(过敏反应或休克);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此时若出现口腔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痛、肛门与生殖器炎症及其他常见感染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即刻评估血液成分和白细胞血象。该药不影响驾驶和使用机器。


芪明颗粒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推荐剂量:一次4.5 g,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服药期间仍需要服用基础降糖药物,以便有效控制血糖。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脾胃虚寒者,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或痰多者不宜使用。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或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溏者,可停药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用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Ⅰ期(轻度)、Ⅱ期(中度)NPDR气滞血瘀证所致的视物昏花、面色晦暗、眼底点片状出血以及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推荐剂量:一次2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脾胃虚寒患者慎用。如果服药后有消化道反应,建议舌下含服或饭后服用。对于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测。


和血明目片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用于阴虚肝旺,热伤络脉所引起的眼底出血。

推荐剂量:一次1.5 g,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慎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系统反应,也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反应。


双丹明目胶囊

功能主治:益肾养肝,活血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症见视物模糊,双目干涩,头晕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推荐剂量:一次2 g,一日3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仍需要服用基础降糖药物,以便有效控制血糖。


银杏叶提取物片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急性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性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周微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推荐剂量:一次40 mg,一日3次。

注意事项:妊娠期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老年人慎用。


胰激肽原酶

主要成分:胰激肽原酶。

功能主治:血管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推荐剂量:不同剂型用量不同。注射剂一次10~40 U,一日1次;口服片剂一次120~240 U,一日3次。

注意事项: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注射剂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1.5 ml溶解,肌内注射。口服肠溶片剂时应整片吞服以防药物在胃中破坏。


02
眼科治疗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

适用于威胁视力的DME。活动性或疑似眼部或眼周感染者禁用。可能引起眼内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破裂以及医源性外伤性白内障。可致眼内压升高。具有潜在的免疫原性。可能引起短暂的视觉障碍,影响驾驶或机械操作。


玻璃体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威胁视力的DR和DME的二线治疗,应注意眼内压升高和白内障进展的并发症。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局部光凝术适用于重度NPDR;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PDR的首选方法。初期可因“黄斑水肿”出现短暂的中心视力下降,中心凹意外灼伤可致永久性中心暗点。


妊娠会加速DR的发生发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用于治疗妊娠合并重度NPDR和PDR。


玻璃体切割术

适用于无法吸收的玻璃体积血;累及黄斑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孔源性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致密的视网膜前(黄斑)出血。可致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感染性眼内炎、视网膜撕裂或脱离、白内障等。



总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早期干预是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视力丧失的主要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保健工作相对薄弱。提高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水平,对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残率和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生应重视健康教育,加强随访筛查,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基础上予以药物干预。注重多学科协同管理,把握转诊指征,及时转诊至眼科治疗。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频率如何选择(简答题)?


2. 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科治疗的常见药物包括()


A 羟苯磺酸钙

B 芪明颗粒

C 复方丹参滴丸     

D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今日习题答案,明日揭晓!



1. 吡格列酮用于T2DM合并NAFLD患者时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伴有心功能不全、水肿、骨折风险者等慎用吡格列酮。有心力衰竭 [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者禁用TZD。


2. T2DM合并NAFLD的降压治疗首选( A


A ARB

B CCB

C ACEI

D β受体阻滞剂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410092711.jpg



匡洪宇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龙江名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兼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学会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基金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 1 型糖尿病联盟副主席

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分会常委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白求恩基金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糖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黑龙江省内分泌代谢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抑郁症研究会内分泌分会会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 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1026-1042. 

[2] Stitt AW, Curtis TM, Chen M, Medina RJ, McKay GJ, Jenkins A, Gardiner TA, Lyons TJ, Hammes HP, Simó R, Lois N. The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Prog Retin Eye Res. 2016 Mar;51:156-86.

[3] Merante D, Menchini F, Truitt KE, et al. Diabetic macular edema: correlations with available diabetes therapies‑‑evidence across a qualitative review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from MEDLINE and EMBASE[J]. Drug Saf, 2010, 33(8):643‑652.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1):1143-1250.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6]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21,36(3):209-220.

[7] 钟颖. 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21-3422.

[8] Haritoglou Christos,Gerss Joachim,Sauerland Cristina et al. Effect of calcium dobesilate on occurrence of diabetic macular oedema (CALDIRET study):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J] .Lancet, 2009, 373: 1364-71.

[9] 段俊国, 廖品正, 吴烈, et al. 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2): 1-5.

[10] 臧乐红, 杨玉青.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J]. 陕西中医, 2011, 32(4): 429-30.

[11] 韩琳娜, 李一梅, 谢波.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J]. 中成药, 2015, 37(2): 382-4.

[12] 范淑允. 和血明目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55-57.

[13] 高立,祁涛,许文彬,万灵. 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 中国药业,2020,29(10):133-135.

[14] 刘文娜,苏艳,夏燕婷,闫晓玲,李丽,肖艳萍,尹可欣,虞立勤,于思,周剑. 双丹明目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2,32(05):348-353.

[15] 张敏. 银杏叶提取物片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及药理学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197-198.

[16] 朱成义,伊琼,马金力,韦企平.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J].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2):361-364.

[17] 顾杰,赵东生.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120例[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6):1170-1171.

[18] Bhavsar AR.Diabetic retinopathy:the latest in current management.Retina.2006 Jul-Aug.26(6 Suppl):S71-9.

[19] Diabetic Retinopathy Clinical Research Network.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nd focal/grid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macular edema.Ophthalmology.2008 Sep.115(9):1447-9,1449.e1-10 .

[20]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基层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 [J]. 中医杂志, 2022, 63(24): 2397-41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包括积极地控制血糖、血压,降尿酸和降脂等治疗。多学科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制定个体化方案,对治疗效果更有保证。


敬请关注明日话题:老年糖尿病肾病多学科协作(MDT)诊治经验分享


明!天!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