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开启跨界模式,DESTINY-Breast04研究为HER2低表达带来新希望
王树森教授:靶向HER2的ADC药物的出现不仅是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靶向HER2的ADC药物正在逐渐“跨界”,DESTINY-Breast04研究[4]显示出,ADC药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人群中也具有治疗价值。既往临床会根据二元划分原则,将乳腺癌患者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而目前HER2低表达患者已经成了备受关注的新人群。
DESTINY-Breast04研究[4]是针对这类患者的后线治疗探索,无论患者的HR表达如何,与既往标准治疗相比,DS-8201均显示出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由于入组的人群是已经接受标准的内分泌治疗和/或接受过1-2线的化疗,所以说这一结果的出现使得DS-8201已经成为这部分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药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HER2低表达、HR阴性乳腺癌患者,也就是既往TNBC的一部分人群,一部分患者的PFS和总生存期(OS)均有明显提高,因此对既往归于TNBC的HER2低表达人群同样带来了治疗新选择。总体而言,DS-8201这么一个特别有效的药物出现,将对HR阳性或者HR阴性的HER2低表达患者的治疗格局和临床路径的带来冲击。
力求全面覆盖,ADC药物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潘跃银教授:目前,靶向TROP-2的戈沙妥珠单抗在针对TNBC的研究中取得了阳性结果[5],并且已经获批用于针对TNBC患者的靶向Trop-2治疗。除了TROP-2,HER3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靶点,既往有相应的单抗进行靶向治疗,但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并不明显。但现在进入到ADC时代后围绕TROP-2和HER3两个靶点分别开发的ADC药物均取得了疗效。在此基础上,这些针对新靶点的ADC药物和免疫治疗、化疗如何排兵布阵以及众多ADC药物的选择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此外,对于使用ADC药物后对其他靶点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相关研究正在探索中。
王殊教授:在将来药物研发当中,或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当更多地是做优化,随着越来越多新型药物出现并走向临床,我们需要牢记肿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所以要以患者整体且系统的预后效果作为最终的结局。因此,如果一个药物的应用会带来后续的困境,可能在使用时需要有更多的考量,而如果一个药物的应用能会后续治疗带来路径的拓宽,这可能是更值得我们去选择的,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用临床数据证实,也需要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去做更多的探索,也是希望我们中国学者在有了探索的思路后,可以更多在临床实践当中去证实和完善。
提高药物可及,多方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质量服务
潘跃银教授:第一,加强规范化诊疗的推进工作。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CBCS)等组织都在做推进工作。比如安徽省也相应号召成立了省内乳腺癌疾控专委会,医院也做了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建设工作,旨在能进一步促进规范化诊疗。
第二,期待CSCO、CBCS等国内指南能纳入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可使临床医生更多地了解前沿知识,同时也促进国家医保部门将新型药物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中,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第三,希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比如研讨会或者巡讲等,使基层医生更早地去接触这些新的知识和新型药物的使用,也能将新型药物更早地惠及患者。
第四,期待国内学者尽早地开展包括真实世界研究在内的研究探索,也希希望制药企业能大力支持这些研究的开展,从而解答临床问题,更好地发挥出药物的治疗效果。
王殊教授:在诊疗规范化方面,需要有更好的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在临床设计方面,需要中国学者进行开创性设计,因为如今我们有很好的国际视野,还有非常独特的中国人群,且在全球乳腺癌人群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开展开创性的研究也是中国医生的责任,希望将来中国医生未来能够引领全球的研究趋势。
王树森教授: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制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从药企角度来看,当然药物越快上市越好,而且药物价格不能太高;从政府角度来看,需要把真正有效的药物做到迅速获批和推广,同时相应的保险也有覆盖;而从医务工作者角度看,更需要将更好地药物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患者,当然医生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并且要快速了解新药知识。
参考文献:
[1]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249. doi:10.3322/caac.21660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
[3]Cortés Javier,Kim Sung-Bae,Chung Wei-Pang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for Breast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2, 386: 1143-1154.
[4]Tarantino P,Hamilton E,Tolaney SM,et al.HER2-Low Breast Cancer: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Landscape.J Clin Oncol.2020;38(17):1951-1962.
[5]Bardia A, Hurvitz SA, Tolaney SM, et al. Sacituzumab Govi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384(16):1529-1541. doi:10.1056/NEJMoa2028485
审批号:AD-119-202211000207
本材料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