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年龄:59岁
出生地:江西瑞金
主诉:腹痛、腹胀10余天
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
辅助检查
治疗过程:
手术:
2015-1-30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病理:
回盲部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肿瘤组织浸润肠壁全层;
结肠断端及回肠断端未见癌;可见脉管内癌栓;
未见神经束膜侵犯;区域淋巴结见癌转移(共1/31)
诊断:
右半结肠癌术后pT4aN1aM0 IIIb期(UICC第8版)
问题:
下一步治疗该如何选择?
进一步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治疗目标、治疗计划。
讨论结果:
初始评估:右半结肠癌术后pT4aN1aM0 IIIb期
治疗目标:减少复发及转移,延长生存期
治疗方案:术后辅助化疗
治疗策略:全身静脉化疗
预后评估:CEA、CA19-9、CT
术后辅助治疗:
治疗过程:
治疗时间:2015.2.10---2015.8.27
化疗方案:XELOX
化疗周期:8周期
疗效评价:SD
术后、辅助化疗后复查:
疗效评价:PD
右肺上叶、下叶前基底段及左肺上叶舌段、下叶后基底段见多发小结节。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
讨论:
初始评估:右半结肠癌术后肺转移
可切除性:可切 or 不可切 or 潜在可切除 ?
治疗目标:NED or 疾病控制?
治疗方案:手术?化疗?化疗加靶向?放化疗?
初始评估:右半结肠癌术后肺多发转
pT4aN1aM1 IV期
治疗目标:控制疾病,争取达到手术切除
治疗方案:全身姑息性治疗
治疗策略:全身静脉化疗或联合靶向
预后评估:CEA、CA19-9、CT
肺转移癌分类:
不可切除异时性转移
治疗过程:
治疗时间:2016.5---2016.10
化疗方案:于外科行卡培他滨化疗2程(2016.7.14复查CT示:双肺多个结节影,较前稍增多,考虑转移瘤),后转我科行FOLFIRI方案化疗5程
化疗周期:7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6.5.11CEA、CA199正常,2016.10.13CEA:16.14ng/ml,CA199:36.77U/ml
疗效评价:PD
2016-10-13双肺多个结节,病灶较前增大,增多。全腹部实质器官未见占位
讨论:
初始评估:右半结肠癌术后肺多发转移pT4aN1aM1 IV期
治疗目标:控制疾病,争取达到手术切除
治疗方案:全身系统治疗
治疗策略:全身静脉化疗或联合靶向
预后评估:CEA、CA19-9、CT
治疗过程:
化疗:2016-10-18至2017-02-17
化疗方案:奥沙利铂200mg d1+雷替曲塞5mg d1。
化疗周期:6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7.2.16CEA:22.94ng/ml,CA19-9:30.92U/ml
疗效评价:SD
辅助化疗:2017-04-11至2017-08-06
化疗方案:雷替曲塞5mg+伊立替康0.4g
化疗周期:5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7.8.5CEA:13.57ng/ml,CA199:32.42U/ml
疗效评价:PD(新病灶)
双肺可见散在多个结节影,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双肺转移灶,结节较前增大
结直肠癌肺转移专家共识
化疗:2017-10-11至2018-03-16
化疗方案:FOLFOX6(6周期)+卡培他滨片维持(2周期)
化疗周期:8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7.10.10CEA:12.55ng/ml,CA19-9:34.87U/ml,2018.3.17CEA:34.06ng/ml,CA19-9:45.7U/ml
疗效评价:PD
2018.3.18结肠癌术后复查病例,对比前片SCT171220131:双肺转移灶,部分病灶范围较前增大
化疗:2018-3-28至2018-6-6
化疗方案:伊立替康+替吉奥+贝伐珠单抗
化疗周期:4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8.6.4CEA:39.54ng/ml,CA19-9:43.11U/ml
疗效评价:PD
2018-7-2因发热,双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感染、抗血栓
讨论:
初始评估:右半结肠癌术后骨、肺多发转移pT4aN1aM1 IV期
治疗目标: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治疗方案:全身姑息性治疗+局部治疗
治疗策略:全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局部放疗
预后评估:CEA、CA19-9、CT、骨扫描
治疗过程:
治疗时间:2018-8至2018-9
治疗方案:骨转移灶姑息性放疗,期间再次发热,脓毒血症(金葡菌)
基因检测:
KRAS、NRAS、BRAF野生型
辅助化疗:2018-12-5至2019-08-31
化疗方案:爱必妥+伊立替康。
化疗周期:12周期
肿瘤标志物:2018.12.26CEA:42.43ng/ml,CA19-9:112.13U/ml,2019.8.7CEA:243.67ng/ml,CA19-9:569.63U/ml
疗效评价:PD
2019.9.22结肠癌术后复查病例,对比前片SCT171220131:双肺转移灶,部分病灶范围较前增大;
接受过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
三线靶向治疗/化疗显著改善生存
治疗过程:
2019-9-25开始口服瑞戈非尼160mg 1次/日 Q4W
治疗后疗效评价:
双肺可见多个散在团块状结节影,较大者位于左肺下叶,直径5.3*4.0cm,双肺转移灶,病灶较前稍增大
肿瘤标志物较前下降
肿瘤标志物变化:
治疗过程:
瑞戈非尼160mg 1次/日 Q4W
疗效评价:
双肺多发转移灶,原病灶较前略缩小,新增左肺下叶多个小结节
肿瘤标志物变化:
下一步治疗还能做些什么?
基因检测 HER-2?
呋奎替尼?
TAS-102?
免疫治疗?
化疗+靶向?
临床试验?
最佳支持治疗?
治疗小结:
不可切除mCRC全程管理,全身治疗为中心
全身治疗是基础治疗
维持治疗是可考虑的策略
不放弃寻找局部治疗的机会
多次评估后
若PD,更改方案
若PR/SD
持续治疗:标准化疗后直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
维持治疗:持续使用低强度、低毒性药物
暂停治疗:完全停止化疗
病例总结:
越早使用瑞戈非尼是否可以更好的控制疾病? 标准的三线治疗药物
免疫治疗联合瑞戈非尼的最佳时间,值得探索思考。
live longer,live happie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