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睡5小时和10小时,哪个癌症风险高?

2022-08-18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春困秋乏夏打盹”通常是指随着季节变化,人体也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现在常被我们用于不能很好解决睡眠问题时的一种自我疏导。


现代社会中,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甚至学生群体都面临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造成无法忽视的困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睡眠与各种健康问题,尤其是癌症的关系,或许会颠覆一些惯有认知。



睡眠状况影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


人类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压力、不良习惯,或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睡眠状况不佳时,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神经衰弱、糖尿病、胃肠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睡眠状况对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更加重要。


1
睡眠不足、睡眠过度及睡眠质量很差均会增加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睡眠时长与极易抗氧化活性、炎症因子表达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睡眠不足或过度均可抑制细胞抗氧化能力,导致血管上皮因子异常表达,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另外,睡眠质量还影响饥饿素和瘦素分泌,抑制机体能量的正常消耗,长久以往会引起机体能量储蓄过度,发生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睡眠时间长更容易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与7~8小时的睡眠时间相比,睡眠时间≥9小时与较高的糖尿病发生率显著相关,而睡眠时间≤6小时则无显著相关性。


类似的验证在中国退休工人研究中体现,相比于睡眠7~8小时,睡眠时间长于10小时的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了42%。另外,在中国农村高血压人群的研究中,睡眠时间长于8小时,就会增加52%的糖尿病发生风险。


因此,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美容觉”瞬间不香了……


奥运冠军谷爱凌曾分享自己的“秘密武器”是每天睡够10小时,成为很多人“赖床”的理由,甚至有些人还纷纷效仿,但尝试之后有人表示越睡越困,睡多了头疼。


所以,睡眠时间太长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会给身体带来一些疾病风险。那睡眠时间与癌症的发病有什么关系吗?



睡眠太长竟然与癌症死亡率的升高有关


2016年~2019年期间进行的三项荟萃分析报告显示,亚洲人的睡眠时间长(而非睡眠时间短)与所有癌症死亡率的轻微升高有关


研究数据来自对约590万人的随访,评估了日本成年人睡眠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01


与睡眠时间7小时相比,睡眠超过10小时的女性癌症发病风险增加;


02


与睡眠时间7小时相比,睡眠超过10小时的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风险均增加;


03


与睡眠时间7小时相比,睡眠时间≤5小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未绝经),癌症发病风险与死亡风险均没有增加;


04


绝经后女性中,睡眠时间≤5小时和≥10小时,与7小时相比,癌症死亡风险均增加。


由此可见,睡眠时间过少(不足5小时)除了对绝经后妇女以外,并不会增加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也就是说,绝经后女性最好控制睡眠时间大于5小时。但是,睡眠时间过长(超过10小时)则会增加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风险,以及男性的癌症死亡风险。 



肿瘤患者更应该警惕睡眠障碍和睡眠紊乱


由于癌痛的发生、治疗期间的副作用等因素困扰,肿瘤患者往往存在休息-活动节律、睡眠-觉醒节律的改变以及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这种慢性节律紊乱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会增加癌细胞数量,并促进癌细胞像骨组织扩散转移,增加耐药风险。


昼夜节律紊乱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蛋白的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周期抑制剂表达,导致炎症相关的免疫细胞数量发生变化,促进了肿瘤逃逸和肿瘤进展。


因此,与过分关注睡眠时间相比,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对肿瘤患者更加重要。


还有几个常见的睡眠“小误区”:

01
开灯睡觉


某些人习惯开灯睡觉,实际上这不仅会降低睡眠质量,还会更容易肥胖、增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风险。

02
午休时间过长


午休时间过长最主要的影响是容易夜间入睡困难;其次,午休时一般胃里仍然有很多食物,这时睡得太长影响消化。

03
睡前剧烈运动


运动确实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失眠问题,但是需要注意运动的时间,睡前的剧烈运动会使大脑皮层兴奋,难以入睡,即便入睡以后也更容易多梦,导致第二天疲劳。


来源: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