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万例实“鉴”-大咖说:合理排兵布阵,瑞戈非尼助力晚期肿瘤患者实现更佳获益

2022-03-12作者:赵梦雅资讯
结直肠癌非原创

随着瑞戈非尼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寻求最佳的个体化精准用药模式也逐步成为关注热点。临床中多种方案如何联合应用,合理排兵布阵,实现患者最大化获益,仍亟待更多探索。

值此第8届拜耳肿瘤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晟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张桂枫教授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晓东教授进行访谈,分享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瑞戈非尼的经验和体会。本文整理访谈内容如下,供读者交流讨论。



李晟教授:瑞戈非尼三线治疗结直肠癌持续获益,联合治疗探索成为热点方向



李晟.png

江苏省肿瘤医院 李晟教授


通过初治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尚有可能通过转化治疗达到无瘤状态。但到了三线治疗时,患者往往病情相对复杂,转移病灶较多,多数采用姑息治疗,以尽可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展。患者在经历了前线治疗后,三线可选择药物非常有限,且右半结肠癌相比左半结肠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预后也较差,本病例患者即是前线药物治疗后疾病迅速进展,这也是目前临床中右半结肠癌的治疗难点。


该患者RAS基因突变状态不明,且为右半结肠癌。瑞戈非尼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具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前期CORRECT研究和亚洲人群的CONCUR研究,以及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都证明了瑞戈非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患者三线治疗中选择了瑞戈非尼,2个月后即获得部分缓解(PR),至今仍在持续获益。


瑞戈非尼在结直肠癌三线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价值,相信未来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也将会进一步巩固瑞戈非尼的基石地位。目前来看,未来瑞戈非尼研究热点方向为联合治疗。如前期REGONIVO研究和REGOTORI研究都提示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治疗对比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疗效更优;那么,在此基础上可否联合放疗等局部治疗,通过放疗激发肿瘤,释放肿瘤新生抗原,产生“远隔效应”可实现更强的抗肿瘤活性。



张桂枫教授:瑞戈非尼联合PD-1协同增效,pMMR结直肠癌肝转移获益佳



张桂枫.jpg

福建省立医院 张桂枫教授


CRC肝转移是一类特殊疾病,经过综合治疗达到无疾病状态(NED)的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CRC肝转移患者往往原发灶容易根治切除,而肝转移灶是治疗的难点,需要多学科团队(MDT)探讨,合理安排全身治疗及手术、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可综合考虑患者一般状态、原发肿瘤部位及基因突变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此外,治疗过程中复查评效时机至关重要,在全身治疗有效后,能够抓住合适时机进行局部治疗,获得NED状态,患者的生存获益更佳。

基于此,张教授分享了一例乙状结肠管状腺癌伴肝多发转移、BRAF V600E突变阳性且微卫星稳定(MMS)的病例。本例患者在2019年6月二线治疗无效,疾病进展,考虑转三线治疗,基因检测结果未见可用药的突变类型。鉴于前期CONCUR和CORRECT研究显示,瑞戈非尼对比安慰剂可显著延长CRC三线治疗患者的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因此瑞戈非尼被获批作为晚期CRC三线标准治疗;且REGONIVO研究中对于MMS患者,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展示出令人欣喜的疗效。因此,本患者考虑药物可及性和经济等因素,给予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的三线治疗模式,最终PFS达12.5个月。


王晓东教授:肝转移治疗存挑战,瑞戈非尼联合HAIC可协同互补增效


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CRC在全球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更是日新月异。CRC为中国高发肿瘤之一,肝脏是CRC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大约50%左右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同时性和异时性肝转移各占约25%,肝转移也是CRC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他转移部位还包括肺转移、腹腔转移等。肝转移是CRC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在CRC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极大挑战。CRC肝转移分为初始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三种情况,对于初始可切除患者可进行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潜在可切除患者需要经转化治疗降期为可切除,能够获得无疾病状态(NED)的患者,OS获益可显著提高。

本次大会中报道的一项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晚期CRC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入组47例患者中,中位OS为22.2个月,中位PFS为10.8个月,肝脏局部病灶的疾病控制率(DCR)达到100%,可见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非常好的治疗疗效。但由于病例数较少,未来仍有待加大样本量的III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中以往对于肝脏转移病灶较大的患者,或由于出现梗阻、出血和穿孔等现象进行了原发灶切除的患者,更多应用HAIC治疗,既可增加局部病灶药物浓度,也可降低全身其他器官的化疗药物暴露量,减少毒副作用;另外,对系统治疗疗效不佳或疾病进展的患者,通过HAIC治疗也可获得很好的效果。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均推荐瑞戈非尼作为CRC三线标准治疗方案。小样本研究提示,瑞戈非尼具有化疗增敏和逆转耐药的作用,因此联合HAIC也可协同互补,取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