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咽部异物感,要警惕这9大类疾病!

2020-11-0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

咽部异物感,常见但不容小觑!


咽部异物感相当常见,是一种咽部异常感觉,如球塞感、异物感、紧迫感、黏着感、瘙痒感、烧灼感、蚊行感、干燥感等等,严重患者整天干咳、清,刷牙时还会恶心,常常被当作慢性喉炎,而事实上其原因十分复杂,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咽部异物感。


支配咽部的神经极其丰富,使咽部感觉异常敏感。不仅仅是咽、喉、鼻局部疾病,食管疾病都会牵涉咽部,一些全身疾病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传导引起咽喉部感觉异常,咽部异物感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病因较多,既有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疾病,要警惕以下9大类疾病!


1

咽喉鼻部疾病


如咽炎、口咽损伤、咽白喉、咽结核、咽肿瘤、咽后壁脓肿、扁桃体炎、茎突过长综合征、舌根部囊肿或肿瘤、会厌囊肿、喉癌、喉炎、鼻炎、鼻窦炎等等。 


患者首先需要就诊于耳鼻喉科,做喉镜、咽、鼻部检查。 


2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各种甲状腺炎都有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


患者需做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等检查。 


3

颈椎病


颈椎椎体前缘形成骨刺,可压迫刺激咽部;当颈椎病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时,可导致咽部炎症、水肿,引起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如果当颈椎不舒服时,咽部异物感症状加重,而当颈部不适好转时,咽部不适感减轻,则很有可能与颈椎病有关。 


患者应做颈椎磁共振检查,以观察颈椎病变以及椎管狭窄情况。 


4

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癌细胞侵犯食管较浅,症状往往缺乏或不明显,有时可表现咽部异物感、进食时咽部或食管内异物感;也可以表现:咽下食物时哽噎感,饮水后消失;胸骨后灼烧、针刺样、牵拉样疼痛不适;食物在食管内滞留;胸骨后胀闷不适;剑突下疼痛等等。 


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轻微、短暂,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间隔几月发生一次,进展缓慢,容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 


随着病情进展,癌细胞侵及食管壁肌层导食管狭窄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进食梗阻、吞咽困难。 


发现食管癌最好的方法是胃镜检查!尤其要重视上段食管癌,这在胃镜检查时容易漏掉,因为胃镜刺激咽喉附近时患者容易恶心,影响医生观察,操作医生进出此处就比较快。因此,咽部异物感的患者最好做无痛胃镜检查,以方便医生仔细观察食管尤其上段食管的病变。 


5

咽喉反流综合征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反流致咽喉部刺激损伤咽喉部引起相应的症状。主要与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喉咽反流可以和胃食管反流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


患者表现为清、持续性咳嗽、癔球症,同时伴有咽喉疼痛、痰多、口臭、呼吸不畅、吞咽不利等症状。可伴有或不伴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但70%~80%的咽喉反流患者没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长期吃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消炎药、中成药等反而容易导致咽喉反流。 


喉咽反流虽然常和胃食管反流并存,但目前倾向于喉咽反流和胃食管反流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或是同一个疾病不同亚型。


喉咽反流症状以咽喉部症状为主,咽喉部有相应的特异性改变,常发生于白天,站立或坐位;而胃食管反流病则以食管症状为主,夜间反流症状会更明显。 反流性咽喉炎诊断需要根据病史、病因、咽喉专科检查(喉镜检查)、行为治疗及抗反流药物经验治疗有效而综合做出判断。24h喉咽、食管pH监测(或阻抗-pH监测)和咽部pH监测(DX-pH)是目前客观诊断手段。 


6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食管损伤,前者胃镜下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后者胃镜下食管黏膜正常。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可以伴有食管外症状,如咽部异物、慢性咽炎、慢性咳嗽、哮喘。 


其主要原因是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使胃酸、胆汁等胃内容物反流致食管,刺激损伤食管黏膜;还与食管裂孔疝、食管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等有关。 


可根据患者症状、对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结合胃镜检查综合判断,确诊有赖于24小时食管pH、胆汁测定以及食管测压。 


7

咽食管胃黏膜异位症及其他食管疾病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是胃黏膜上皮长到了食管黏膜表面,常发生在食管上段靠近咽喉部,在胃镜检查时被发现,临床上并非少见,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大多数食管胃黏膜异位的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异位胃黏膜具有泌酸功能,引起食管局部炎症、糜烂、溃疡、咽喉反流综合征,由此可引起咽部异物感。 


胃镜检查可发现食管上段的异位胃黏膜,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往往有效。 


其他食管疾病,如食管异物、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都可以引起咽部异物感。 


8

癔球症


癔球症是患者咽喉部的一种异常感觉,是持续或间断发作的咽喉部异物感、团块感、堵塞感,无疼痛,无声音嘶哑,无吞咽梗阻,症状以吞咽口水时为重,进食时反而消失,可持续数月、数年。癔球症属于功能性食管疾病的范畴,在门诊比较常见。 


患者的症状时轻时重,无规律性,常随患者情绪起伏波动。 


9

全身性疾病

 

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环咽肌失弛缓症等神经肌肉疾病都可以影响食管上括约肌的功能引发咽部异物感。 


有机磷农药中毒、狂犬病、破伤风、肉毒中毒、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咽部异物感。



10

总结


总之,咽部异物感原因很复杂,既有器质性疾病又有功能性病变。 


常见原因众多,涉及五官科、消化内科、心理科等等,而每个患者的情况可能又各不相同,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进行相应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才能有效。 


咽部异物感必须经过医生全面详细地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未经系统检查不要轻易地以“慢性咽喉炎”来安慰自己,以免延误病情。 


但经过详细检查确认没有器质性病变时,患者也不要过分担心,癔球症本来就与患者情绪有关,越担心症状就会越严重。


来源:王伯军大夫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