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脉压差,顾名思义,就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的差值:
一、高压-低压:应在20~60mmHg之间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在20~60mmHg之间;
若大于60mmHg,称为脉压差过大;
小于20 mmHg,则为脉压过小。
比如,一个健康成年人测量血压为120/80mmHg,那么脉压差就为120-80=40mmHg,处在正常范围内。
二、脉压差大,伤肾、伤血管、易中风
通常,人们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注意血压的高低,很少关心脉压差的大小,这是不对的。
卒中 有相关研究指出,在排除了收缩压等其他风险因素后,脉压差每增10mmHg,患者发生卒中的几率就会增加24%;
肾功能不全 若脉压差>60mmHg,则其可能是导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伤血管 此外,增大的脉压差还可使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易使血管内皮损伤,并进一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结构改变与脉压差增大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过程。
三、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更易压差大
脉压差主要反映了动脉管壁弹性的问题,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老年人动脉硬化情况比年轻人严重——动脉血管的弹性变差(血管扩张功能差),丧失了血管的缓冲作用。在心脏射血时,血管没有弹性就弹不起来,难以容纳较多血液,便将血液直接输送到周围血管,造成血管收缩期压力增大、舒张期压力减少,脉压差就会明显加大。
所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青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弹性良好,则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的值则较小。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收缩压不断上升、而舒张压则逐渐降低趋势,使得脉压差越来越大。
脉压差过大见于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甲亢、严重贫血等。
不同年龄层的人出现脉压差偏大的原因不一样:
一般来讲,年轻人出现脉压差过大的情况常常是由于甲亢或者严重贫血,心脏无明显器质性损害;
而老年人常常是由于心血管基础病所致,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心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心脏扩大或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脉压差过大。
能祛除病因的,如甲亢、贫血等,对因治疗;
如高血压等慢病导致,很遗憾,目前没有只降低高压或者只升高低压的药物,治疗要点依然是整体控制血压。
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老年人低压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像老年人因血管壁弹性下降等因素,评定降压药效果时主要强调收缩压达标,无需过分关注舒张压变化(但收缩压也不可降至过低,如<50mmHg,这样就太过了)。
除此之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的存在,不同合并症病人应当制订不同的降压目标,需更慎重选择药物。
具体降压目标如下图(点击可放大查看):
(图片摘自《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本)
患有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为了保证脑部血流灌注,可以将血压的标准适当放宽;
患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首先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若能够接受,再进一步降血压降低到130/80mmHg;
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为宜,高龄患者可放宽至140/90mmHg;
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为宜,高龄患者可放宽至140/90mmHg;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朋友首先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若能够接受,再进一步降血压降低到130/80mmHg;
来源:哈特瑞姆心脏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