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南真的不推荐!

2018-02-26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1.jpg

前几天在本公众号发出短文,指出目前不宜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与基因检测,因为这些技术方法尚不成熟,对抗血小板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帮助不大。该文发出后,很多读者留言希望更多介绍相关指南对这一问题的推荐建议。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指南不外乎美国指南、欧洲指南以及我国指南,下面简单介绍这三大指南的推荐建议:

1. 美国指南(2011ACCF/AHA/SCAI Gu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不推荐对服用氯吡格雷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原文如下:The routine clinical use of genetic testing to scree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who are undergoing PCI is not recommended (III, C)。

2. 欧洲指南(2014ESC/EACTS Guidelines on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不推荐接受择期支架治疗的患者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与基因检测(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原文如下:Routine platelet function testing or genetic testing (clopidogrel and ASA) to adjust antiplatelet therapy before or after elective stenting is not recommended (III,A)。

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由多因素决定,基因多态性所致血小板反应性差异对个体临床结果影响还不能肯定,CYP2C19基因型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有限,不推荐常规进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论上讲,根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确定是很有用的,但因为在技术上仍不成熟,其检测结果对临床指导价值很有限。血小板功能检测如此,基因检测同样如此。2016年发表的ANTARCTIC研究引起了很大关注,该研究再次证实,无论低危还是高危患者,根据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指导药物选择均不能改善临床结局(原文:Platelet function monitoring with treatment adjustment did not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ronary stenting fo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latelet function testing is still being used in many centres and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still recommend platelet function testing in high-risk situations. Our study does not support this practice or these recommendations)。

其他国内外相关指南的推荐也大同小异,总的来讲目前指南尚不推荐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用于指导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目前具有商业背景的宣传很多,这些宣传往往不能全面客观的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与结论,因此临床医生应该以我国现行指南为基本原则。

作者:郭艺芳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