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美丽的双面杀手—— 马尔尼菲篮状菌|今日识菌

2023-08-1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01

马尔尼菲篮状菌,微生物检验人常说的“马儿”,此马非彼马也。马尔尼菲篮状菌,在我们检验人精心的培养下,菌落质地呈山羊皮样到绒毛样,可逐渐产生可溶性酒红色色素扩散到琼脂中;显微镜下更是彰显美丽,形态婀娜多姿、颜色艳丽迷人,扫帚状,像菊花、翡翠项链。你绝对喜欢的,先来目睹它美丽的一面。



01(1).png

PDA,25℃,7天,正面;PDA,25℃,7天,反面

01(1)(1).png

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显微镜下放大400倍

02

别急,不要被漂亮的外表迷惑你的眼睛,让专业人员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告诉你真相。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依赖型致病性双相真菌,诡异多端,漂亮的外表下暗藏杀机。



它是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真菌之一,生物危害等级三级,可引起免疫低下或缺陷患者播散型及慢性局灶型感染,是继结核分枝杆菌和隐球菌之后,引起HIV患者感染排名第三的病原菌。篮状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AIDS患者,其中87%~96%是男性,HIV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不进行治疗的死亡率为80%~100%,尽管接受了抗真菌治疗,但其死亡率仍高达30%,实乃不折不扣的杀手。

03

研究人员于1956年在越南竹鼠的肝脏分离到该菌,曾称之为马尔尼菲青霉菌,于2011年更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随之青霉菌病也改为篮状菌病。竹鼠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主要携带者,狗和大象身上也曾分离出。研究表明,篮状菌病与雨季农作相关,接触土壤可能是机体原发性感染的必要条件,中国南部地区人们吃竹鼠可能会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没有证据表明可以人传人。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流行,我国主要发生在华南,全国都有散发病例。可导致患者播散性感染甚至死亡。

04

  • 生物学特性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篮状菌属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在25℃环境下,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为丝状真菌相,生长快速,单轮或双轮生的帚状枝,质地呈山羊皮样到绒毛样,菌落可逐渐产生可溶性酒红色色素扩散到琼脂中。而在SDA、PDA上35 ℃培养时呈酵母相,酵母相为主要致病,其可在数日内生长出白色至棕褐色的酵母菌落。显微镜下为酵母样菌体,也可见短的菌丝形成。



图片3(1).png

35℃  /  25℃

图片4(1).png

35℃  /  25℃


05
  • 取材类型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最常见部位是皮肤、肺部和内皮网状系统,包括骨髓、淋巴结、肝脏和脾脏。常见的检测标本类型有骨髓和淋巴结活检组织、皮损刮取物和血液等。

06
  • 临床表现

患者从吸入孢子到感染,肺泡的巨噬细胞是宿主的最初防御细胞,真菌孢子在巨噬细胞内增生,有免疫能力者引起肉芽肿,CD4T细胞低下的HIV患者中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起病急剧,主要累及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寒战、发热、咳嗽、腹泻、白细胞增多、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肝脾肿大、体重下降、皮肤脓肿等,皮损呈多形性,多表现为丘疹,典型皮疹呈传染性软疣样丘疹,中间呈脐窝状。中央坏死样皮疹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体征


呼吸系统是常受累部位,胸部影像学复杂多样,缺乏特征性改变。临床上一旦怀疑此病,应尽早进行真菌培养和病理组织活检。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积极给予抗真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氟康唑耐药

07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可预防性较低,目前没有疫苗。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患者为易感人群,可引起致命的系统性真菌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主要感染病例来自艾滋病患者,死亡率高,令人担忧的是非HIV患者与其他细胞免疫受损的感染率增加,非HIV病人感染常常误诊。

关键点来了,篮状菌病的可预防性低,但艾滋病是可防的,所以生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珍惜生命、洁身自好

08
  • 病例分享

82岁老奶奶,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马尔尼菲篮状菌合并隐球菌感染,经过治疗,健康存活。临床医生需考虑有潜在疾病的非HIV感染患者中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可能性,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降低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相关的死亡率。临床与实验室沟通很重要!


葡萄熟了,硕果累累? 非也,这可是老奶奶血培养检出的混合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型隐球菌,画面迷人,疗效完美。



10

如何预防?

1. 不吃竹鼠、不吃野味。

2. 不得艾滋病,做好艾滋病的防治,也是预防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关键。


作者:莆田市第一医院 陈凤訇

本文转发自血流感染细菌监测BRICS


往期推荐

1.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上)

2.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下)

3. 手术切除的肺结节竟是结核,下一步该怎么办?

4. 猴痘的临床表现和院内防控重点

5. 一图总结,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抗菌药物

banner.jpg

点击图片报名活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