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武汉市第四医院 方星宇
B型利钠肽(BNP)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目前在心力衰竭(心衰)诊疗中应用广泛的生物标志物。
两者看起来比较相似,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有哪些因素会影响BNP和NT-proBNP的水平?诊断心衰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可靠呢?
BNP/NT-proBNP的
生理功能、产生及清除
BNP是在心室壁受到扩张或牵拉时由心脏合成的一种肽类激素,心肌细胞合成其含有134 个氨基酸的前体多肽,后被剪切为含有108个氨基酸的proBNP和信号肽。
分泌过程中,proBNP进一步被分裂为含有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 和含有32个氨基酸的BNP,二者比例为1∶1。
BNP的生理功能包括扩张血管、排水、排钠,抑制RAAS和SNS,主要通过利钠肽受体(NPR)介导。而NT-pro BNP 无生理活性。
BNP主要通过位于肝脏、肾脏和血管内皮的受体清除,部分经肾脏清除;而NT-proBNP则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清除,因此 NT-proBNP 受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更大。
BNP的半衰期约为20 min,NT-proBNP的半衰期约为60~120 min(更便于临床应用)。
BNP/NT-proBNP 是急性心衰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在急性心衰中的临床价值大于慢性心衰,且排除截点更为可靠。
1. 排除急性心衰的界值
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为排除急性心衰的临界值。
2. 诊断急性心衰的界值
BNP>500 pg/ml;
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大,随着年龄增加,血中NT-proBNP水平会逐渐升高。
因此,诊断急性心衰时,NT-proBNP水平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
50岁以下患者NT-proBNP>450 ng/L;
50岁以上患者NT-proBNP>900 ng/L;
75岁以上NT-proBNP>1800 ng/L;
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者NT-proBNP>1200 ng/L。
3. 灰色区域
BNP和NT-proBNP诊断和排除切点之间为“灰色区域”,检测值落入该范围内时有心衰可能,尤其是舒张性心衰,但需考虑其他诊断的可能性,应仔细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及相关临床检查等判断。
在慢性心衰的临床应用中,BNP/NT-proBNP主要用于排除心衰的诊断:
1. 排除慢性心衰诊断的界值
BNP<35 ng/L,NT-proBNP<125 ng/L,在此范围内,心衰的可能性非常小。
2. 用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界值
目前难以确定,这是因为慢性心衰患者的BNP/NT-proBNP水平总体低于急性心衰,需要与多种可引起BNP/NT-proBNP升高的非心衰疾病相鉴别。
BNP与NT-proBNP,
究竟哪个更可靠?
BNP与NT-proBNP的检测在临床上都被广泛应用,应用价值相当,但:
NT-proBNP的半衰期长于BNP ,因而有更长的检测窗口,不容易漏诊心衰;
NT-proBNP 含量受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影响更小,因此更适合心衰药物治疗期间,监测疗效;
NT-proBNP 受年龄和肾功能的影响更大。
并非如此,多种临床情境均可导致BNP/NT-proBNP的上升,包括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房颤、肺高压、急性肺栓塞、贫血、脓毒血症、二尖瓣反流以及应用特定药物 (如重组钠尿肽、脑啡肽酶抑制剂)等。
同时也应注意,也有一小部分心衰患者BNP升高水平有限,如过度肥胖、心包炎/心包填塞、终末期心肌病以及某些遗传因素等。
来源:检验医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