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张国君
北京儿童医院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党和国家的帮助扶持下,在“公慈勤和”院训精神的引领感召下,逐步成长为辐射引领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今年是北京儿童医院建院80周年,走在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医院党委坚持从“一切为了孩子”出发,在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上持续发力,引领儿科医学技术发展,带动全国儿童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提升。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党支部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红色引擎”作用。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党委立足学科发展,从“支部建在连上”党史学习中寻找破题思路,提出“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创新理念,探索通过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实现以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党建创新路径。
探索新路径:
支部=临床+基础研究+职能管理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是基石。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在学科规模、学术水平、医疗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2012年以来,为推动学科发展,医院持续推进扁平化管理,多平台、亚专业逐渐细化。医院拥有一家院办所性质的研究机构——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自2019年开始,推行院所“临床+基础研究”双主任制,在促进临床科研深度融合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0年,医院党委顺利换届,新一届医院党委立足“十四五”发展新目标,根据医院实际,经过充分调研,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建创新理念,结合“支部建在连上”“连”的时代内涵,赋予“学科”更加丰富的意义。2021年,正式实施“支部=临床+科研+职能”的支部建设调整思路。例如将同属于感染学科的感染内科、儿研所感染疾病研究室和疾控处组合在一起管理,推动党支部实现“临床+科研+管理”的功能融合,把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在党支部这个最小党建单元去解决,起到了激活“神经末梢”、畅通“毛细血管”、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着力做到高水平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找到新方法:
六大抓手促进支部建设
强引擎才能增动能。如何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当好领跑学科发展的“红色引擎”,促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医院党委积极探索实践,明确六大有力抓手促进支部建设,实现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同频共振、共建共赢。
一是突出政治功能,修订《关于科室核心组的有关规定》,切实发挥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服务人才成长,促进学科发展,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医德医风关。
二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中层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比例从80%上升至91.2%,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比例从82.4%上升至87.1%。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医院领导联系支部(学科)制度,开展院领导“党务查房”,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各个支部临床科室,向科室党员干部职工深入解读“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内涵和意义,切实帮助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持续发挥党支部在促进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四是强化教育管理,开展党务干部系列培训、支部“五好评选“”梳理学科(科室)文化”等活动,为医院八十华诞预热,也提升了支部黏合度和工作积极性。
五是持续监督考核,建立《党支部责任清单》和《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落实支部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开展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将党建业务融合成果作为重要指标,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考促建,强化党支部建设。
六是鼓励开展党建研究,不断提升“双培养”支部书记的党建专业度,注重从党建角度思考学科问题,助力“支部建在学科上”理论和实践双提升。
取得新成效:
学科高质量发展,党建业务全方位融合
科技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瞄准这一发力点,学科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学科发展,引领激发学科活力,科研创新成效显著。
2021年医院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转化项目达12项;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6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新突破,获批23项;2021年度医院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同比2020年提高25%,医院职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并列)身份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同比提高38%,论文影响因子提高52%,授权专利同比提高63%;获批各类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倪鑫教授团队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同时,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发布中国首部专门描述儿童肿瘤诊疗分布相关特征的监测报告《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完成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儿童重大病种诊疗规范制度修订,首次建立我国儿童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并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利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融入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人文建设、管理创新等内容,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助力、相互促进提升,有效激发学科活力。例如神经学科党支部利用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落到推动学科发展的工作实际中,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动解决跨专业学科发展难题,形成神经学科党支部“午间论坛”党建业务融合品牌。
类似的品牌项目还有内分泌学科党支部“科室时间”、过敏学科党支部“人文支部”建设、麻醉学科党支部“镇静下核磁项目打造患儿舒适化治疗”和超声学科党支部“信息助力擦亮‘贾立群B超’品牌”等,既强化了临床和科研部门沟通协作的频度、深度和精准度,又提升了职能部门服务临床科研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决心,真正实现了“党建业务两把号,共吹一个调”的深入融合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支部建在学科上”理念进一步延伸至医院工会和团委,实现了党支部、分会、团支部等基层单元的学科落地。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年度绩效考核中,医院党建得分位列系统直属单位第一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钟东波书记参加皮肤学科党支部科技创新专题理论学习研讨并座谈
结语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医院学科党支部逐渐成为了集医教研防管“五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单元”,“党建多学科会诊(MDT)”作用持续发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支部凝聚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微循环不断改善,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动能不断提升,“支部建在学科上”真正成为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全动力“红色引擎”,在医院党委“火车头”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引领下,奋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向着领航儿科医学发展的国际一流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建设目标前进!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张国君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在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报纸及融媒体平台开设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专栏,专栏分为医院党建专家论坛及医院文化、和谐医患故事三部分。
医院党建专家论坛专栏邀请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及专家组成员等就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开展政策解读,邀请各级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围绕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实践经验,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增添活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