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便于调整剂量,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好血糖,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在胰岛素治疗的最初阶段,用短效胰岛素来调整和摸索胰岛素用量;
2. 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
3. 严重感染、大手术、心脑血管卒中等急性应激状态;
4. 控制餐后高血糖;
5. 与中、长效胰岛素配合使用,对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
6. 用于胰岛素泵的治疗。
中效及长效胰岛素主要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 联合治疗:三餐前用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2. 替代治疗:三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不足 24 小时,因此,有些患者可能每天需要注射两次(早餐前、晚睡前),否则,患者可能会出现晚餐前基础血糖偏高。
由于东方人的饮食结构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升高更为显著。而预混胰岛素是由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可同时提供基础及餐时胰岛素。
因此,预混胰岛素对多数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尚存部分胰岛功能且血糖波动不是太大的 2 型糖尿病人比较适合,但对患者饮食配合要求较高,早、晚进餐时间最好相对固定,必须在餐前 30 分钟皮下注射,以保证药效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同步,否则,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及低血糖风险增加。
预混胰岛素另外一个缺点是,部分病人午餐后血糖控制欠佳,需要午餐时加服一片降糖药控制午餐后高血糖。
临床上,预混胰岛素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 HbA1c>7.0%,且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可以用预混胰岛素作为起始治疗;
2. 接受「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以后,为了减少胰岛素的注射次数,可以改用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3. 强化治疗方案。
来源:医护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