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关于IABP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有人报道IABP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9%。而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ABP注册研究中Stone等报道在5495例IABP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8.1%(包括出血、下肢缺血、卒中和栓塞以及IABP失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主要包括下肢出血和缺血。
(1) 肢体缺血。在反搏过程中或反搏后出现肢体缺血的原因可能在于:血栓形成;动脉的撕裂或夹层;鞘管或球囊导管对血流的堵塞。如果撤除球囊导管后仍有严重肢体缺血存在,应考虑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2) 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可能原因为:球囊插入时对动脉的损伤;穿刺部位导管过度拉动;抗凝过度。可以通过压迫穿刺部位来止血,但要保证有良好的远端血流。如果出血不能止住应考虑外科手术。
(3) 感染。多数因为伤口出血未及时处理或无菌操作不当造成。应评价感染能否控制以及是否需要撤除球囊导管。
(4) 球囊穿孔。可由以下原因引起:接触尖锐的器械;球囊外膜不正常的折叠造成球囊易于劳损;钙化斑块的摩擦。如果发生穿孔,可见以下症状:反搏仪报警;导管管道中可见到血点;反搏压的波形突然改变(如图)。一旦怀疑球囊穿孔,必须立即停止反搏;取出球囊导管;改变病人为垂头仰卧位;如病人仍需IABP辅助,重新插入新的球囊导管。
图 各种情况下的球囊压力波形
(5) 血小板减少。可由于球囊的机械损伤或肝素诱导导致血小板减少,应动态检测血小板记数, 必要时给于输血小板治疗。
(6) 主动脉夹层。发生在插入球囊导管时。可表现为背痛或腹痛、血容量的减少或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7) 血栓形成反搏时可能会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的表现及治疗应根据损伤脏器来决定。整个IABP工作期间需要严格抗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