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
问题
【推荐意见】
7⁃1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充分休息,每天10 h以上(2D)。
7⁃2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进食高能量、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和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2D)。
7⁃3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出院后2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超声检查(2D)。
7⁃4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本身并不是母乳喂养禁忌,应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及新生儿条件评估母乳喂养的利弊权衡决定(2D)。
7⁃5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采用工具避孕,禁用避孕药物(2D)。
【证据概述】
目前缺乏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管理的直接研究证据。参考重症肝炎的管理,对于妊娠期重症肝炎患者建议绝对卧床休息,适当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减轻心理负担。应注意保证能量的供给,补充热量控制在1500 kcal/d,加强肠道营养,饮食以低脂低蛋白、富含维生素为主,蛋白质≤20 g/d,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加至1 g/(kg·d),若患者已出现昏迷则应避免蛋白质摄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终止妊娠后病情能够得到改善,患者并非禁忌哺乳,应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及新生儿条件评估母乳喂养的利弊权衡决定。
2013年一篇回顾性研究(n=51)显示,大多数患者在终止妊娠后3~4 d内观察到临床恢复,实验室指标恢复则相对滞后。2016年一篇回顾性研究(n=49)显示,终止妊娠后各种标志物的综合恢复时间为5~20 d,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出院后仍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超声检查等。2020年一篇回顾性研究显示(n=69),20%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再次妊娠后发生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但多数症状较轻,因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及后续妊娠仍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计划生育指导专家工作组通过审查已发表的避孕和肝病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在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女性患者,对任何激素避孕方法的使用都没有限制,而在严重肝病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妇女中,风险通常大于益处。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与肝病风险增加相关,在停止使用后有所下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异常,且口服避孕药需经过肝脏代谢,加重肝脏负担,建议患者产后应用工具避孕,避免口服避孕药。
【推荐说明】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出院后可能转诊至基层。直接研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术后管理的文献很少,本指南部分内容参考重症肝炎的管理,亟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管理的高质量证据。产后饮食应注意补充热量,限制蛋白质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考虑到避孕药物的肝脏负担,本指南推荐优先选用工具避孕。由于各指标恢复均需一定时间,因此本指南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超声检查等项目,以助于判断病情及产后恢复情况。若加重甚至转为重症按照前述推荐条目再次转诊。
根据上述推荐意见本指南形成基层版管理流程图(图1),推荐意见汇总见表3。
内容节选自《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基层版)》
查看更多